【编者按】抗通胀需稳定价格,保食品安全需增加成本,食品企业面临两难选择
【财新网】(记者 戴廉)在4月22日召开的“2011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贝因美集团董事局主席谢宏指出,政府的价格管制或将成为中国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
“为保证食品安全,企业首先要面对的是道德问题,然后是经营理念问题。”谢宏表示, “但是,当企业经营理念转到重视质量、安全时,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当整个生产成本为了保证安全提高的时候,政府从消费者层面出发,可能会不理解,他认为,你为什么要提价,为什么要卖那么贵。这个现象我觉得有它的社会因素和合理的方面,但是,很可能把整个价值链扭曲。这很可能成为中国食品安全方面重大的、潜在的隐患。”
该论坛的另一位演讲者、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康师傅”)集团总部中央研究所食品安全研究部主管罗之纲也表示,政府如果关心价格、关心消费者的民生,厂商的成本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对于坚持品质不打折扣的企业来说,经营就会变得困难。“但如果让价格向正常方向发展,就会有更多的机会确保安全。”
不久前,发改委曾约谈相关企业,希望其稳定物价,并强调,各类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不得随意搭车涨价,更不许串通涨价、哄抬物价,同时将派出调查组赴有关企业进行调查。
“康师傅”正是发改委“约谈”对象之一。此前,康师傅在其年报中称,因物流和原料成本上涨、产品毛利率下降,将于4月1日起对大部分桶装面产品进行提价,每桶提价0.5元,涨幅为10%至15%。
罗之纲对财新记者表示,发改委并未对其提出停止涨价的要求,但向其介绍了当前物价总体形势和政府正在采取的调控措施。“考虑到未来原料成本上涨的情况可能没那么严重,我们作出了暂缓涨价的决定。”
但罗之纲说,因康师傅在整个行业内具有较大的价格主导权,其暂缓涨价的行为也遭到一些中小企业的批评。罗之纲指出,和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控制成本的压力更大,因此价格管制也会带来更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大企业因规模大、成本控制比较有效,但是在一些没有形成规模的小企业,很多固定成本无法节省,就会压缩无形成本,比如会试图降低质量,这样食品安全的风险就会增加。”罗之纲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