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个月收入4500元的人,改革前需要缴纳250元的个税,改革后则需缴75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席斯 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终于露出完整面目。3000元的工薪所得费用扣除额、7级超额累进税率、各档税率级距调整,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
因为调整了税率和级距,所以不同收入改革前后的税负出现不同的趋向。以下均按扣除各类保险后的收入为例。
一个月收入4500元的人,改革前需要缴纳250元的个税,改革后则需缴75元。一个月收入7500元的纳税人改革前适用20%的税率,月缴纳个税725元,而改革后税率降到10%,缴纳个税375元,相差350元。
而收入12000元的人,改革前税负为1625元,改革后减少350元。而13000元的收入新旧税法下税负仍相差300元。此后只要提高1000元的收入,税负新老差距就缩小50元。直到19000元,新老两种税率和级距所计算的税负相等,都是3025元。
此后,随着收入增加,税负比现有税法下增加,比如20000元收入时,新税法计算的税负要比过去增加50元。
直到10万元收入时,税负比过去增加1350元。
按照相关部门的测算,税负增加的纳税人将占总的个税纳税人的3%,也就是说收入19000元以上的纳税人只占3%。而能享受5%、10%两档税率优惠的纳税人占个税总纳税人口的90%以上。
根据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的报告,目前个税纳税人口占城镇就业人口的28%,按照2009年城镇就业人口3.11亿为基数,个税总的纳税人口为8700万,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后,纳税人口将减少到3700万。
对于取消40%一档税率,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高明的做法。在个税修改的过程中,对高收入者的调整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个税应体现对高收入者的调节所用,将高收入者税负提高,建议将最高税率调整为50%。但很多人担心,提高最高边际税率只会使高收入者偷逃避税的行为更为严重,应将最高税率下调为35%,更切实际。
最终财政部并未调整最高税率,而是通过调节最高税率的级距实现对高收入者提高税负。将适用40%税率的级距纳入到45%税率中。
但杨志勇认为这套方案遗憾的是对中等收入者的税收优惠体现不足。尤其取消了15%一档税率,使得过去适用20%税率的中等收入者在税率上并没有有所下调,甚至很大一部分提高为25%的税率。他认为,收入分配方案一直提倡“提地控高”,却没有提出对中等收入者的调控目标。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