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香港高等法院判居民胜诉,原定于今年内动工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或将延期开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杨兴云 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的环评被东涌居民提出司法复核,香港高等法院近日判居民胜诉,政府须重做环评或上诉,此举意味着原定于今年内动工的香港段延期开工。有分析人士认为,案件影响深远,将冲击香港政府当局一贯采用的环评方法,进而牵涉到其他未上马工程。
据了解,香港东涌66岁的居民朱绮华,提出7大理由质疑香港环保署署长有关港珠澳大桥的环评决定,其中环保属未对建桥前后道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作比较一点被法官认可。
据了解,香港政府的环评结果之所以被推翻,主要在于评估道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时,环评只要求累计影响不超出标准,并没有评估未建造道路或大桥时,原本空气质量的情况。
因此,法官认同朱绮华质疑,认为要评估环境影响,就要计算有桥和没桥的分别,才能评估影响。
高等法院法官举例说,如果没有修建大桥,二氧化氮浓度也许只是法定上限的30%,修建大桥后若达到90%,大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就是60%,不能认为未达到法定上限就是没有影响。法官认为这才是有效量度工程影响的关键所在。
他强调若环评有意义,就要尽量减低任何工程引起的环境影响,将排放空气污染物减至最低。
因此,法官认为,有关环评并不合乎环评要求,环保署署长无权通过及发出环境许可证,决定推翻其决定。
法官强调,这并不代表有关工程不能通过环评,而是要进行恰当的环评后,判断是否合格。
香港环咨会成员、绿色力量行政总干事文志森认为,环保署尽快按新要求进行环评,比上诉动辄拖延一至两年,更为合算。但法官要求的部分涉及新标准,这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立法会议员余若薇认为,此次司法复核揭示一直沿用的环评方法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是常识性的问题。
香港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郑家富表示,工程可能因此延误,政府虽可采取增加施工人员的方式加快进度,确保2016年通车目标的实现,但相关投资将会因此上升。
据了解,港珠澳大桥香港段跨境设施原定去年第三季度动工,连接道路则于今年内动工,但因受上述案件影响,目前只能进行前期工程。而珠海及澳门的工程已在前年动工。
据悉,香港政府消息人士承认,香港工程受阻已是必然,但仍争取2016年能接轨通车。
据了解,2010年1月,朱绮华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复核,要求推翻香港环保署在2009年10月通过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岸段,以及香港接线段的两份环评报告。等待了一年多,朱绮华等来了香港高等法院判决其胜诉的判决书。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