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制度创新核心在敢闯敢创

2011-04-20 05:05: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几千辆土方车轰隆隆地穿梭往来,大项目陆续开工,浦东的热闹,如同开发开放之初。

千辆土方车轰隆隆地穿梭往来,大项目陆续开工,浦东的热闹,如同开发开放之初。

据了解,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目前集聚了4000辆土方车作业,而大飞机的总装基地也有1000辆土方车在作业。同时,浦东还有12个投资总额达到1000亿元的项目,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浦东经济总量要达到8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在“十二五”时期也要达到8000亿元,这就要求浦东的经济总量每年保持11%的增长,同时每年保持1600亿元的投资强度。

不过,大投资、大建设已不再是今天浦东的主要特征,如何走出转型、创新之路,作为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浦东必须先行先试,责无旁贷。

4月15日,在浦东开发开放21周年之际,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接受了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

创设新的信号系统

第一财经日报:你在多个场合都提到:改革不是闯红灯,而是创造一个新的信号系统。该如何理解?“十二五”这套新的信号系统有哪些亮点?

徐麟:改革不是闯红灯,是创造新的信号系统,这是一个比喻。

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改变现有的某些不合理因素,其对实际生产力发展已经带来限制或者阻碍。如果只是对现行的各类规章制度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浦东就应该改名为“模范执行现行规章示范区”。比较形象地讲,是创设新的信号系统,这是一种制度的创设,而不是简单的不守规矩。

要创新可以不讲规则,这是一种误读。你的红灯你的信号系统没有改变前,大家都应该讲规则。你不讲规则,即使你的愿望是为了改革,实际的社会效果不会好,如同闯红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一样。

改革领域同样如此,应该提出新的制度创设,这种制度的创设是不是符合客观,就是先行先试的责任所在,应该在局部地方先试,试成了大家推进,试下来没有原来的信号系统好,就到此结束,恢复到原有系统。

浦东下一步的重点,必须在制度的创设、改革、创新上有突破。主要围绕三大块: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开放经济,也就是围绕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格局形成,更好支持创业、支持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更好体现开放经济的要求。在这方面,我们感到现在某些管理制度上的不足,应该有所改善,比如税制上的,比如口岸的管制。

日报:今年是浦东综改第六年,我们知道浦东综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聚焦在行政体制管理上,从今年开始逐步转到了两个中心建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移?

徐麟:浦东综改的目标就是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重点就是三个着力: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机制,着力改变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

在不同推进阶段,浦东综改应该确立不同的工作重点。在对象的选择上,行政领域的政府,社会领域的政治和市场领域的企业都可能是改革所碰到的阻力。所以在初期推进过程中,我们首先从政府自身着手来推进,率先营造好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更多让市场来配置资源。

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转变运行经济方式,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努力。围绕符合国际惯例、体现功能建设,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的工作,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时间。所以短期见效的可能是政府自身职能转变,效果更明显一点。

其他方面的工作,以往一直在做,到了一定的时期才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比如综合保税区做的单船单机、国际贸易结算、期货保税交割,去年得以突破,工作其实几年前就在做。这些工作涉及面比较广,难度比较高,前期都是联合调研,先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确定具体的改革方案,然后通过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最后有效推进。相对来说,周期更长。

自由贸易园区要推进离岸业务

日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各项硬件指标全球领先,但是软性指标尤其是资源配置能力不足,对此浦东“十二五”期间有什么考虑?

徐麟:现在的集装箱量上海是全球第一,浦东占上海近84%,但是像伦敦现在更重要的是高端服务,无论是它的指数,还是航运保险、船舶融资,这些指标占到全球总量的19%~23%,这才彰显它作为航运中心的领先地位。上海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应该向这个方面去发展。

中国已是贸易大国、投资大国,也是吸收投资的大国,但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方面还是有差距。四个中心的建设,特别是金融、航运中心建设,其中重要一条要提升跨界配置资源的能力。因为你要建设的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经济中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功能,充其量是国内、区域内中心,要成为国际中心就要跨界配置资源。

日报:浦东要打造自由贸易园区,这和香港的自由贸易区有什么不同?突破的难点有哪些?

徐麟: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园区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适用的法律条文也不一样。

自由贸易区是指独立的经济体,国与国和独立的经济体是一种按照WTO的协议框架来设计。自由贸易园区实际上是在一国海关管理体制下的区域性、比较有效且相对比较特殊的监管区。这两者完全不是一码事。

自由贸易园区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探索,我们希望在这个特殊的区域内,使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包括离岸贸易等不同贸易都能够得到比较有效的发展可能。自由贸易园区相对要努力的,或说积极推进的一种取向是在离岸业务上能够有更大推进。

敢闯敢创

日报:大家之前都讨论过浦东的冲劲、干劲,认为似乎没有当年那么足。下一步如何激发干劲,助力浦东二次开发?

徐麟:前段媒体也议论,拿我们和兄弟区做比较,说人家创业我们守成,开发的激情是否消耗得差不多了。我个人不太赞成。浦东的开发精神依然是浦东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我们的精髓。

目前浦东更多要在探索与国际接轨,促进功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上有新的突破。这种突破,没有形态突破那么形象。在开发较早的阶段,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大家可以直观感受那种飞速推进、昂扬的斗志和干劲。到了要向制度创新迈进,感受没有那么强烈,但这种精神丝毫不能减。

我们要更好地保持这种昂扬的精神,核心就是抓住两个字:闯、创,要敢闯敢创,要围绕改革的要求来积极探索,推进功能建设和产业发展,实现自主创新。

当前可能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处理好规范和效率的关系,我们也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就是容易在效率和规范上形成一些问题,浦东的水平就是在讲规范的前提下体现效率,而不是有了效率就不讲规范,讲了规范就没有效率。

日报:除了浦东新区,现在大家还关注天津滨海新区、深圳、重庆两江新区,你如何评价它们的发展?

徐麟:有一句话,叫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又添新兵,说的就是这几家的关系。

深圳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滨海的发展非常令人振奋,去年一举超过浦东的经济总量。重庆两江新区是新的,去年是1055亿元的经济总量。总的来说,不同区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在改革创新以及整个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精神,都很值得学习。

这几家都体现国家战略,但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和要求。除了定位差异以外,各自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我们一定会向兄弟地区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创新之举,不断借鉴他们的经验,把浦东建设好。

浦东的特点就是“综合性”,这是它和一般地区很大的不同。浦东的水平在于它的“融合力”,不同的功能在这里得到有机融合,融合的结果使浦东的功能体现得更显著。 摄影记者/吴军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