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价格一路上涨 民政部门收紧审批为哪般?

2011-04-14 17:57:00 | 作者: 来源:财新网

【编者按】墓地供应收紧,需求却不能分流,公墓的价格节节攀升

墓地供应收紧,需求却不能分流,公墓的价格节节攀升

  【财新网】(记者 蓝方)2011年清明节刚过,国内物价疯涨。有一类平时甚少出现于公众视野的商品,涨势却异军突起,格外惹人注目,那就是墓地。

  墓地价格涨幅惊人。以上海为例,2008年时售价为3万元的墓地,如今已经涨到了8万元,两年多的时间,价格飙升167%。而在北京,普通墓地价格都在2万元以上,一万元出头的墓穴已基本售空,最低报价也在9800元,而去年的最低报价仅是六七千元。二线城市的价位也令人咂舌。长春的普通墓地,均价在2万元以上,相当于长春2010年底商品房均价的3倍。

  而如此高价买下的墓地,其期限仅有20年。清明节前后,多地陵园启动了对超过20年期限的墓地续收管理费的工作。和住宅用地使用权70年后如何续租的争议相对应,墓地续租一事,也引起公众热议。最终,民政部官员出面解释,称墓地使用期限与其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有关,一般为50年或70年,所谓“20年”不是指墓地的使用年限,而是指护墓费以20年为一个缴费周期。

  不过,无论墓地的最终使用期限是多少年,公众在高价买下墓穴20年后,必须再按一定比例缴纳费用,则是不争的事实。“死不起”,成为老百姓在清明期间的自我调侃,其后不乏对政府部门监管不严、经营垄断的指责。

20年使用期何来

  死者入土,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是一个必然归宿。沿袭千百年的土葬风俗,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迎来首次“革命”。由周恩来等领导人发起的火葬倡议,拉开中国殡葬改革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全国平均火化率达到五成左右。

  火化后的骨灰如何安放?事实上,除少量在骨灰堂等设施内长期保存外,大多数家属都选择墓地安葬故人的骨灰。为了解决乱埋散葬、滥用城市用地等问题,从80年代开始,公墓在中国逐步发展。

  1992年,民政部发布《公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的意见》(下称1998年《意见》),则再次对墓穴面积和使用年限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

  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教授杨根来告诉财新记者,之所以设定在20年,是考虑到20年为一代人。据其了解的情况,若不是家族群葬,一般的祭奠以两三代人为主。而当前,无主坟、无主灰的情况已经出现。如在南京殡仪馆,约有占总量1/3的存放骨灰,已有5年无人缴纳管理费并无人祭祀。

  财新记者从北京多个陵园了解到,20年期满后,一般是按照当初购置墓地总价款的5%到10%缴纳管理费。对于不续费的墓穴,不同的陵园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将其集中管理,移至骨灰架上,有的则可能一撒了之。

  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不少人难以接受。在大多数人看来,死后长眠之地,应是永久的墓地,20年的周期让人“死不安稳”。然而,在业界看来,墓地本身就是过渡性的。

墓地供应收紧,需求却不能分流,公墓的价格节节攀升

公墓过渡论

  “公墓过渡论”,正是当前业界的主流思想。民政部一部属学者告诉财新记者,殡葬事业的第一次改革,是从保留遗体到不保留遗体,第二次改革,则是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1998年《意见》早已明确提出,“火化区的公墓是现阶段处理骨灰的过渡形式,不是我国殡葬改革的方向”。

  上述学者介绍,骨灰的处理,有安葬、安放和寄存三种方式。除了墓地安葬,可以用骨灰墙、骨灰廊来安放,也可以寄存在殡仪馆内。墓地并不是骨灰处理的惟一手段。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定位中,墓葬也非基本需求,而是选择性消费。

  在“过渡论”指导下,公墓定价由市场决定。供应方面,政府停批、限批新的公墓,并有意通过市场手段调节公墓用量;需求方面,政府施政的方向重点则放在建设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和新型公墓形态上,并通过补贴等形式,引导公众生态化的处理骨灰。

  然而,葬式的转变并未有效推广,在此背景下,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墓葬仍是首选。以上海为例, 80%依然是“入土为安”的墓葬,19%是节地特征的壁葬、室内葬等,海葬仅为1.5%。

  供应收紧,需求却不能分流,公墓的价格节节攀升,近两年来趁着人工费、工料费上涨之势,涨幅更是惊人。有限的供给,成为多年来屡禁不止的“炒墓”背景。不少老人生前早早买好“活人墓”,更有投机者看好市场预期,囤积、传销、炒买炒卖现象频现,因诈骗、墓园倒闭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亦有发生。

  在此背景下,除了呼吁政府严厉打击炒卖行为外,建立“经济适用坟”,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墓地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然而,在民政部主导的第二次殡葬改革中,墓葬并未被看作是基本需求而需加以保障。生态化、多元化的骨灰安葬乃是发展方向,政府的保障、补贴也将向此方向引导,作为选择性需求的墓葬,其价格仍将交由市场调节。■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