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已建立野生动物救护繁殖基地431处,收集了360多种12600多份濒危野生动物基因样本。
国
家林业局今天(8日)透露,全国已建立野生动物救护繁殖基地431处,收集了360多种12600多份濒危野生动物基因样本。
在参加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CITES公约)30周年座谈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30年来,我国认真履行CITES公约,全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濒危物种拯救取得显著成效。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截至2010年底,林业系统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035处,总面积1.23亿公顷,有效保护了全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65%的高等植物群落,以及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地;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200多处,总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
记者了解到,自1981年4月8日正式加入CITES公约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认真履行CITES公约,林业、农业、海关等各个部门在资源管理、贸易监管、执法合作、法制保障、国际交流等方面形成合力,对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实施有效控制。
贾治邦说,国家林业局作为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主管部门和履行CITES公约的管理协调部门,全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有效推进森林资源不断增长,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濒危物种拯救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36%,森林蓄积量增长到137.21亿立方米。并通过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国已建立野生动物救护繁殖基地431处,收集360多种12600多份濒危野生动物基因样本,建立了450多处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大熊猫等50多个濒危野生动物繁育种群持续扩大,苏铁、兰花等上千种珍稀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
专程来华参加会议CITES公约秘书长约翰·斯甘伦表示,中国在履行CITES公约的双边、地区和多边等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保护资源和履行公约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
CITES公约缔结于1973年,至今已有175个成员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公约的独特机制和在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发挥的有效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支持,已经成为全球最有效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公约之一。
从2000年至2010年,中国连任CITES公约常委会副主席国和亚洲地区代表。在2004年和2008年公约缔约国大会上,CITES公约秘书处向中国颁发了“克拉克·巴文国际野生动植物执法奖”。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