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冲突与鸿沟:企业家行为和公众感知

2011-12-14 17:04:00 | 作者: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编者按】[标签:描述]

  马云—阿里巴巴自曝欺诈

  2011年2月21日

  阿里巴巴宣布其供应商大量存在欺诈行为,而且公司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为追求业绩,故意疏忽,导致一些涉嫌欺诈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阿里巴巴关闭欺诈账户,CEO卫哲引咎辞职。

  马云在之后的公开信提到,“对于这样触犯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阿里人的犯罪!”对卫哲的辞职,马云认为,“这是成长的代价!”一些舆论认为阿里巴巴诚信问题由来已久,卫哲辞职是马云为洗白或者推卸业绩不利的考核责任找一个替罪羊。但大部分舆论力挺马云,认为这表明阿里负责的态度。

  马云—支付宝控股权转移

  2011年5月

  雅虎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已将支付宝所有权转让给马云控股的一家内资公司,此举为了“获得一个重要的监管许可”。雅虎声明称转让未获得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批准。7月29日,阿里巴巴、雅虎和软银宣布,三方已就该事件签署补偿协议。

  此间,一些公众舆论给马云以理解和支持,另有舆论则指责马云不守契约。

  史玉柱—巨人网游下乡风波

  2011年9月

  巨人计划将《征途2》游戏深入推广到农村市场。媒体指责巨人荼毒乡下青少年。

  史玉柱在9月6日对内发布邮件叫停该计划,称目前网游下乡的时机仍不成熟,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如何规避农村未成年人玩网游”,并保证在找到有效的监管办法之前,网游下乡计划不会重启。有舆论认为,巨人网游下乡会影响青少年。

  马云—淘宝暴动

  2011年10月10日

  淘宝商城宣布将大幅度提高商家交纳的技术服务费和保证金,导致许多中小卖家可能由于费用退出商城。11日晚至12日,数以千计的中小卖家在网络上利用批量买空、申请退款、恶意差评等方式攻击大卖家。事态发展让商务部开始给淘宝施压。淘宝让步,宣布新规定延后、大幅减少保证金等缓和措施。最后这些集体抗议渐渐停息。

  起初,马云表示,淘宝商城绝对不会为原则退让半步。而后,又在网络上说“真想放弃,无数次责问自己凭啥去承担如此的责任?”一些舆论认为中小卖家们在“滥伤无辜”;一些舆论则认为马云在卸磨杀驴。

  史玉柱—最贵微博门

  2011年8月24日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表示,中国人寿有意增持民生银行。但在当天,史玉柱发布了一条微博:“拜托中国人寿,别虎视眈眈想控股民生银行。中国唯一的民营重要银行,不应倒退成为国有银行。”这引发民生股价大涨,由史玉柱所控制的民生股票在三日内浮盈达到2.36亿元。结果,出现了一些质疑史玉柱操纵市场之声。

  史玉柱发表微博回应,称:“我们没有推高民生股价的动机。也没有获利。说我操纵市场,太抬举我了。”大部分人对史玉柱的动机持质疑态度,也有少部分股民认为史玉柱一句话让股民赚了钱,理当支持。

  董文标—民生增发风波

  2011年1月

  民生银行向少数大股东定向增发股票。很多中小投资者怀疑:上市公司选择在股价表现低迷时实施定向增发,必然会摊薄其每股收益,且增发价格又如此之低,明显存在利益输送嫌疑。为此,他们发表了《致民生银行董事长的公开信》,提出质疑。民生银行2011年3月1日作出妥协,将A股非公开发行的原方案调整为A股发行可转债加H股增发。

  对于市场上的质疑,董事长董文标在微博上“喊冤”,称“从没想要向大股东‘利益输送’,只想让大股东承担责任。”

  祝义材—雨润巨额补贴门

  2011年

  雨润食品财报显示,2010年获得政府补贴7.13亿港元。一些舆论认为雨润在骗取政府补贴,又有传闻浑水公司将对雨润食品就补贴丑闻出具负面报告,雨润股票连续4日下跌30%。

  结果雨润和其掌门人祝义材遭到舆论广泛质疑。但也有舆论认为,雨润作为一个民族企业,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

  马化腾—提案门

  2011年1月16日

  腾讯CEO马化腾在两会“一号议案”提出应约束信息产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将议案的内容直指3个多月前的“3Q大战”。

  新浪微博、南方微博及各大论坛上,不少网友对这种“为自己企业代言”的建议表示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他试图控制舆论。少数舆论对此表示理解。

  李东生—减持风波

  2011年5月24日

  李东生称预计未来三个月内减持股份不超过4000万股,以清偿借款。消息一出,外界纷纷质疑李东生在减持套利。因为4月底,关于TCL集团涉及能源项目的传言四起,导致其股价直线上升。更有人认为这是一系列有预谋的举动。减持带来股价大跌,面对各种压力,李东生终止了减持计划。

  27日,李东生澄清此事,“我非常郁闷。”“售股还贷原很正常,一些媒体曲意炒作,使得我还未售股股价就大跌。”李同时表示,自己减持股票纯属“个人财务安排”。

  李彦宏—百度文库侵权

  2011年3月15日

  贾平凹、韩寒、郭敬明等在内的50名作家联袂发文,指责百度文库以“免费分享”为借口,侵犯作家权益,他们连续发起了一系列强烈的抗议活动。3月26日下午,百度发表声明道歉,并大幅度删除侵权文档,但实际上,文库运营模式未变。作家们并不认可百度的道歉。对于文库侵权事件,李彦宏表态说,“我在公司内部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管不好,就关掉百度文库。”

  一些舆论质疑李彦宏,认为他们不应该断了作家的活路。很多舆论支持李彦宏,可以看得出,百度文库的确给网民带来了实惠。

  王传福—比亚迪与瑞银的双簧猜想

  2011年9月

  经历了从2009年火箭般发展速度的比亚迪,回归A股后三个月业绩大幅下滑88.63%。2011年9月2日,又有媒体报道其上市保荐人瑞银证券被要求向证监会提供说明:解释上市前后比亚迪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部分市场人士猜测业绩“变脸”是比亚迪和瑞银合演的一出双簧:比亚迪上市圈钱,瑞银通过鼓吹收获大笔佣金。

  而王传福解释说,这是市场变化原因。虽然如此,仍然出现了对比亚迪和王传福的质疑。也有相当多的舆论,从支持民族品牌的角度,支持比亚迪品牌。

  万隆—双汇万人誓师闹剧

  2011年3月15日

  央视曝光双汇产品存在瘦肉精问题,这导致了双汇信誉受到沉重打击,企业陷入危机。为安抚经销商,3月31日,在万隆主持下,双汇在河南漯河市召开了“万人誓师大会”,会议涉及到如何拯救企业于危机中,但却没有消费者代表,也没提购买了问题产品的消费者该怎么办 。

  大部分舆论认为这将严肃的反思变成一场闹剧,大会本末倒置,忽视了对消费者的补偿。

  杨澜—捐款门

  2011年6月1日

  有网友称,杨澜曾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捐款21万元,然而在捐款第二天就将其全部领走作为“工作经费”,并称杨澜多次以这种方式领取过大额“工作经费”。随后,杨澜在博客声明中印证了此事,但指出她取走的钱也是用于希望工程事业。

  6月26日,曝料者公开道歉,杨澜抽身捐款门。在此期间,网友提出各种猜疑,要求杨澜给出解释,并出示证据。

  王传福—比亚迪裁员风波

  2011年8月

  比亚迪在销售部门以优化、调岗为名裁员,引起员工强烈不满。2011年9月,比亚迪员工在网上爆出,比亚迪销售公司裁人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简单、粗暴,不给任何理由等”。受这些影响,比亚迪A股股价创新低。同时,比亚迪裁员受到一些舆论的质疑。

  面对这些,王传福回应道,“目前的市场形势看,裁员在所难免,我们是在做正确的事,却从外界得到了不好的反应。”舆论和大部分媒体认为,比亚迪的裁员有问题。也有舆论对比亚迪和王传福的处境表示理解。

  陈年—凡客裁员门

  2011年8月15日

  一封以内部员工口吻书写的《三问陈年》邮件指出,凡客诚品日前以“限期限、限时间、限人数,摊派裁员方式”清理员工,这些后来得到媒体证实。2011年9月1日,网上的一篇《上市在即期权仍未发 凡客诚品上下人心浮动》又爆出凡客裁员前,未给裁掉员工和管理人员发放期权,这使裁员有了卸磨杀驴的味道。

  对此,陈年表示:“针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可说的。”网友纷纷对陈年提出质疑,还有一些表示失望,这个事件对陈年的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

  张勇—海底捞勾兑门

  2011年8月22日

  《城市信报》报道,海底捞骨头汤和饮料均为勾兑,同时也指出了“筷子未放进消毒柜,切好的肉没有称重”等海底捞管理上的不足。事后大部分得到海底捞承认。海底捞“勾兑门”曝光后,营业额虽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但消费者美誉度大大下降。

  事后,董事长张勇说,“这件事反映了我们店存在的一些个别问题”,“我们会认真整改”。对于海底捞这一事件,许多公众感觉很受伤,觉得海底捞之前骗了他们。但在张勇诚恳认错后,也赢得了一些公众的理解。

  资料来源:由《中国企业家》研究部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合作调研整理

   

  本文详见2011年第23期《中国企业家》杂志,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有意与中国企业家网站的内容转载等业务合作者,请与市场部联系(电话:64921616-8657)。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