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自从墨西哥央行行长奥古斯丁-卡斯滕斯(Agustín Carstens)宣布参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之位以来,迄今已经涌现出了三种偏见,但是,正确的结论只有一个。
第一种偏见是,虽然卡斯滕斯担任过IMF副总裁,但他来自一个因为一场可怕的毒品战而动荡不安的穷国。这种背景决定了他不可能发表任何确实有效的观点,尤其是对陷入困境的欧元区贷款国而言。
然而,墨西哥拥有就连德国也得拍手称赞的“金汤型”经济,这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该国没有任何经常账户赤字或财政赤字。通胀在可控范围内。汇率水平仍然具有竞争力——尽管存在“汇率战”。信贷增长保持在5%以下,今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4.5%,颇为可观——不容小觑,也无过热之虞。
这种稳定性是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逐渐建立起来的,而在那之前,墨西哥也遇到过当前困扰一些欧元区成员国的问题。因此,当卡斯滕斯谈论债务危机及应对良策时,他清楚自己在说些什么。
第二种偏见是,作为出身芝加哥大学(Chicago 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卡斯滕斯多少过于正统,未免与日益盛行凯恩斯主义的时代脱节。
然而,卡斯滕斯并非跟不上潮流的经济学家。他从直接经验中切身体会到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两年前,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卡斯滕斯同意为玉米饼(墨西哥的主食)提供食品补贴。这项仅花费3亿美元的权衡之举堪称英明,在关键时期降低了爆发社会动荡的可能性。
随后是有条件现金资助(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计划——只要孩子能去上学,就向他们的母亲派发小额现金。巴西的“家庭补贴计划”(Bolsa Familia)帮助数百万人摆脱了贫穷,此类计划也因此闻名。但是,发明并最早出台这类计划的是墨西哥。该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对此卡斯滕斯非常清楚。
这个昔日以向美国输出低技术含量组装品闻名的国家,已经成为航空及汽车制造设计等高科技领域的区域性中心。
这种向经济价值链上游移动的进步,即使是最离经叛道的发展主义论者也不得不为之称赞。墨西哥工人的技能不断提升,也是该国持续吸引数十亿美元外来投资的原因所在,尽管该国从4年半前发动毒品战以来,已有4万人因此丧命。
第三种偏见是,卡斯滕斯是个没有幽默感的技术官员,而IMF需要一位兼具个人魅力和执行力、灵活机敏的政治家作为领导人,比如举止优雅的法国财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卡斯滕斯当然比不上新潮时尚的拉加德赏心悦目。但他以机智风趣、头脑清醒著称。2006-2009年间担任财长的经历,加深了他对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务实的认识。他曾经说过,任何获得通过的财政改革都是好的改革。卡斯滕斯绝非政治上的“菜鸟”。
然而,尽管卡斯滕斯在技术方面才能出众、经验丰富,但他不可能问鼎IMF总裁之位。原因并非拉加德太出色(她的确出色),而是因为她是欧洲人。欧洲控制着这个俱乐部。在这场角逐尚未正式拉开之前,欧洲就已经团结在这位候选人周围了。
再来看看卡斯滕斯的情况。对于他参加竞选之事,整个拉美地区只有乌拉圭表态支持。巴西的态度充其量是不温不火。卡斯滕斯本人也承认,他的竞选之路前途坎坷。
译者/何黎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