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如果回到10年前,我依然会坚定当初的抉择,告诉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我们的目标,无论它们在当时看起来多么遥不可及,未来终究会变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里程碑。”
杨元庆如今的春风得意,大约只有11年前可以与之媲美,当年联想集团大分拆,少帅杨元庆成为联想集团既定接班人。2011年11月,中年杨元庆再次全面执掌联想集团,从柳传志手中接过联想集团董事长大旗,同时兼任CEO。除了在集团内部个人威望的空前提升,他过去一年也带领公司取得系列突破性成绩,第一次在成熟市场业绩超过中国,成了真正的跨国公司。在全球PC市场,也首次位居第二,一举超过昔日的竞争对手戴尔和宏。
2011年,杨元庆主要做了哪些事儿?
最被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两起合并,年初在日本与NEC合资成立NEC联想日本集团,年中宣布收购德国电子厂商Medion AG。“这是我们自2005年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以来,在国际化领域所取得的最大突破。”杨元庆向本刊记者表示。他还把这种成熟市场的联姻收购视为联想集团的综合竞争力之一。这也是联想集团在发达国家进攻个人消费市场的重要武器。
“进攻+防守”,是2009年杨元庆接替外籍CEO以来出台的联想集团新战略的关键词。在这之前的联想集团主要是防守既有的企业客户市场,重利润轻投入。“没有平衡就难以为继。要平衡增长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杨元庆说。
2011年6月,杨元庆增持联想集团8%的股份,这在股权上保证了杨元庆的“主人”地位,确保了联想集团进入杨元庆时代。“从传统的个人电脑厂商转变为一家互联网接入设备提供商。”杨元庆向我们描绘新时代的联想集团,“传统的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在内的这些互联网接入设备,都是个人电脑的延展。”
如果回到10年前,会对自己说什么?
杨元庆:10年前,我们刚刚取得亚太第一。我带着联想的高管团队,一帮三十刚出头的年轻人,来到世界高科技企业汇聚的硅谷考察。在看了那些跨国公司之后,尽管觉得人家的规模真是大,人家的技术真是先进,人家的国际化程度也真是高,但在感慨之余,大家却并不怯场,相反个个都摩拳擦掌、雄心勃勃,我们当时就立下一个远大的志向—联想要“十年成就国际品牌”!我当时还把这句话端端正正地写在了一块白板上,与大家共勉。
这10年来,联想的国际化之路走得并不平坦。当初对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并购,曾经饱受外界的质疑,全球金融危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险境,我们都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凭借着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有效的战略、成功的业务模式、创新的产品和主人翁精神的企业文化,10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说:10年前我们立下的誓言,已经变成了现实,我们的梦想,已经实现!
如果回到10年前,我依然会坚定当初的抉择,告诉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我们的目标,无论它们在当时看起来多么遥不可及,未来终究会变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里程碑。”
本文详见2011年第23期《中国企业家》杂志,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有意与中国企业家网站的内容转载等业务合作者,请与市场部联系(电话:64921616-8657)。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