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艾浩利:建筑企业在非洲绕不过去的若干风险

2011-12-14 15:23:00 | 作者: 侯燕俐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标签:描述]

  认真分析所在国家的市场,进行尽职调查,包括政策风险、法律法规,确保有很强的当地联系,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尽可能避免腐败,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治理的公司,拥抱当地文化和民众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侯燕俐

  “如果你的合同不经律师过目,可能会犯大错误。就像拿起枪对准自己的脑袋!”众达(Jones Day)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艾浩利(Ashley M. Howlett)打了个比方。定期为中国承包商提供全球项目法律咨询的他对安哥拉、埃及、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地的风险熟稔在心。

  以下是他对意欲进入非洲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建筑企业的一些忠告:

  利比亚的变局为中国企业带来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政治风险。中铁建、中建、中国交通建设和中兴等在利比亚取得很大进展,但都不得不停下来。一般的商业风险是可控的,通过保险等方式来解决,但政治风险能卷走企业的一切。中国公司往往在风险管理上没能考虑清楚,应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这是否是我们应该做生意的国家?这里是否足够安定?有相应的保险么?

  中国人到非洲需要努力适应、吸收当地文化,就像我来中国要适应本地文化一样,我当然可以每天都吃麦当劳,但这有什么意义呢,我在美国也可以吃。中国人不是特别善于这样做。到西方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聚在一起,每天讲中文,吃中国菜,意义何在?很多人这样做是出于安全感的考虑,但是你要从自己的舒适带里走出来,学习当地并享受其中。你不会在北京看到小美国、小英格兰或者英国城。中国人只在自己的圈子里,拿了想要的就走,当地人就会对此不满。中国要在非洲取得真正的成功,就要接纳当地的人群,雇佣当地人,遵守当地规定。

  在非洲一些国家,腐败很常见,因此有些中国商人通过这种途径也能做得挺好。但无疑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不可持续。

  不少中国企业家宁愿自己下赌注,也不愿意请第三方来帮助他们规避风险。我的建议就是要认真分析所在国家的市场,进行尽职调查,包括政策风险、法律法规,确保有很强的当地联系,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尽可能避免腐败,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治理的公司,拥抱当地文化和民众,他们终会接纳你。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