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30日在此间举行的“第72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中国模式”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讨论该模式对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吴敬琏说,“中国模式”论解释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拥有强势政府和强大控制力的国有经济。但他看来,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时也付出了高昂成本,“当前经济和社会体制带有双重性质,未来有很大不确定性,既可以成熟起来,成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他表示,中国经济保持30年高速增长的真正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前后30年面貌最大区别在于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和国内外市场的对接。
吴敬琏说,市场制度的建立为平民创业开拓了一定空间,使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功执行缩小了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巨大差距,同时也弥补了消费需求不足的缺陷,共同促使中国经济在90年代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但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这种不完善性主要表现为国家部门仍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吴敬琏说,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并垄断重要行业;第二,各级政府握有重要经济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第三,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官员对企业活动进行频繁干预。吴敬琏说,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一种过渡性体制,该体制或成长为法治的市场经济,或蜕变为政府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吴敬琏分析说,在强势政府控制下的粗放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近年来经济和社会事态的发展充分说明,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资源实现的增长,不但不能长期维持,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出路在于采取坚定而实际的步骤推进改革。”吴敬琏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