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联想目前在庆祝国际化十周年。以2010年216亿美元的漂亮业绩清单。
在央视财经频道近期推出大型专题片《跨国并购》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其曲折的历程。
这个苦旅无疑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绝佳的镜鉴。
其中一个人的命运值得深入探究。他叫杨元庆。职务是联想集团CEO。
他1989年进入联想集团工作。随后职业生涯可谓顺风顺水。
2001年,成为联想集团总裁兼CEO。2004年12月8日,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
这样的攀升速度是令同龄人艳羡的。除了独具慧眼的联想教父柳传志的赏识,也有赖于杨元庆出色的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
其实,早在联想2000财年誓师大会上,柳传志将深蓝色的联想旗帜正式授给了杨元庆,已标志着备受瞩目的联想新少帅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媒体评论说,对于杨元庆来说,这一次是他事业中一次重大变化,而对于联想而言,这一次变化是决定联想命运的第三次战略选择中一个必然结果:联想按自有品牌和分销代理两大核心业务分拆为新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集团。
杨元庆认为,互联网时代给了中国企业(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IT企业)一个跟上世界步伐的绝好机会。基于此,在2001年4月20日的联想誓师大会上,杨元庆给出企业未来的定位: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随后,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泡沫的崩裂,联想与美国在线的合作黯然收场。
从2001年到2003年,在中国IT寒风萧瑟的背景下,回归PC主业的杨元庆先做足了多元化储备,然后借助2003年4月Lenovo换标之际,杨元庆开始了国际化的狂飙突进。
2004年12月8日,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这场被西方媒体称为“蛇吞象”的跨国并购竟成杨元庆职业生涯的拐点——尽管他将办公室搬到了纽约,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不停地穿梭奔波,但制度、文化及管理理念的差异,致使这场跨国蜜月仅仅持续了不到5年。
2009年初,联想爆出2008/2009财年巨亏2.26亿美元的消息。随后便是管理层地震——创始人柳传志复出出任董事长、杨元庆则由董事长转任CEO。媒体甚至发出联想“红旗还能打多久”的追问,刚过不惑之年的杨元庆面临空前挑战。
2009年3月底,为保住联想在中国的领导地位,杨元庆对联想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地区市场结构按市场成熟度精简为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去赢得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在迅速超越戴尔以后,市场份额跃居全球次席的联想向霸主惠普发起强劲冲击。而此时又传出惠普出售PC业务的新闻,相当耐人寻味。
从长远看,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传统PC业务已呈江河日下之势。凶悍的苹果在高端手机领域彻底将诺基亚帝国摧毁,并在中国市场以神奇的速度攻城略地,业绩非凡。
为了应对这个全世界手机商和平板电脑商的共同敌人,在国际化战略遭受重大挫折的联想目前最艰巨的使命变成了守土有责——一如老帅柳传志最初创业时的宏图大志。
但毕竟今日联想已是根基雄厚的帝国——拥有巨额资本、完善的市场网络、现代化的管理以及在国内领先的研发团队。因此,杨元庆放言:从长远看,苹果超过联想应该只是暂时现象。
果真如此吗?似乎只有消费者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但法新社曾报道说,联想集团今年第二季度在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澳门)的销售额为28亿美元,远低于苹果公司的38亿美元。
而苹果的新产品iPhone4S已经面世,iPad2也牢牢占据着市场领导地位。
留给杨元庆的时间不多了。但我还是由衷地希望他能赢得这场战争——以民族品牌的名义完成创新升级。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