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让人们还信用卡债有什么不对的吗?
没有什么不对的。偿清信用卡债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如果任由债务堆积,使用信用卡的代价会变得极其高昂。
肯定也没那么糟糕吧?
重点在于复利。复利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虽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名言里可能没有这一句。复利的作用常常被过分夸大,尤其是人们试图向我们推销理财产品时。然而年利率达20%的复利,已经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资回报率不相上下,而一些信用卡公司还认为这个数字不高。你一定不希望向信用卡公司支付巴菲特似的高回报率吧。
为什么戴维•卡梅伦打算给出个人理财建议?
我觉得他本意并不希望我们对这句话按字面义理解,他肯定只是想附和一下政府那句让人困惑的口号,即它将偿清英国的所有信用卡。
政府真打算这么做?
非也,政府只是试图降低英国信用卡债余额的增长率而已。不管怎么说,这是个愚蠢的比喻,因为政府借款的成本很低,两年期贷款的利率为每年0.5%,而10年期贷款的总利率为2.25%。
那为什么首相要在最后一刻修改自己的讲话?
有一个经济学学派认为,当一个国家的所有消费者们突然都收紧荷包时,对经济可能不太好。
哦,这就是著名的节俭悖论?
不完全是。节俭悖论的观点是,当所有人都试图偿清债务时,实际上我们的负债会比以前更多。
啊?
这是你的想法更极端的一个版本:如果所有人都停止消费,开始储蓄,可能会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导致收入水平下降的速度超过消费水平下降的速度,因而借贷会增加。
哇!这种情况会发生吗?
不是不可能,但这个观点倒值得探讨。当我们大家都试图更加谨慎地消费时,合起来就可能造成经济衰退的说法,似乎既怪诞又违背常理。然而经过一番解释之后,这个观点又会挥之不去:突然之间悲观情绪成了造成所有经济问题的原因,而解决办法就是让所有人都去购物。不过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
可不是嘛,总不能一直让债务积攒得越来越多,对吧?
债务在总体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确实不能越来越大。然而除了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日益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从数学上讲几乎不可能存在之外,还有一种更微妙的反对意见。消费开支萎缩,真的会导致经济崩溃吗?
当然,否则你认为会发生什么?
如果价格是灵活的,且资源可以重新配置,那么企业投资就能替代消费支出。企业会发现,贷款、购买土地和机械的成本都变得低廉,雇佣工人也成本更低——实际上,他们会发现,这是把握即将到来的繁荣周期的一个绝佳投资时机。而繁荣周期终会到来,它将由投资推动,而非消费推动。
这么说的话,所有人都应该偿还信用卡债喽?
怎么说呢,或许还是应该还一部分的。如果你考虑到英国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那么这样做的理由就更加充分。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里,我的消费就是你的工资。然而在开放的经济体里,我的一部分消费变成了某个外国人的工资。任何一个政客会告诉你说,外国人又不能投票。
在现实中,价格的调整需要时间,资源重新配置也需要时间,所以如果每个人都试图在一夜之间还清信用卡债,可能会造成灾难。从消费拉动向投资拉动的转变,不可能立即发生,所以本着圣奥古斯丁的精神,我们必须期许上帝让我们变得节俭,但不是马上。
这就又把我们带回了起点:卡梅伦首相叮嘱全英国人民都停止花钱,这是一个坏主意,对么?
不对。因为反正首相说的话谁都不会听的。不过如果乔纳森•罗斯(Jonathan Ross,英国著名主持人——译者注)或西蒙•考威尔(Simon Cowell,《美国偶像》评委——译者注)要大家别再购物,可能真会造成灾难。
译者/何黎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