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渤海溢油事故处理不力康菲遭遇核查(配图:中国企业家网)
【中国企业家网】(综合)渤海溢油事件继续发酵。大限之考,事实面前,康菲终于“现形”承认,此前宣称已处理完的溢油事故,尚有许多未竟工作。如今,出尔反尔的康菲将遭遇核查,为渤海溢油之祸担责。
自6月份被曝出渤海溢油一事,康菲多次“变脸”,自编自导了一出商业闹剧,也把这场影响极为恶劣的事故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变脸记
据《财经》杂志文章披露,渤海溢油事故在事发一段时间后被网友踢曝,康菲和中海油却对此“打起了太极”,面对公众质疑,拒不回应。
此后,随着事件升级,面对公众指责其存在瞒报之嫌时,作为当事方的康菲和中海油仍旧未作出正面答复。
据知情人士透露称,康菲此举意在指望头顶“央企”名号的中海油能够处理好该事。
显然,康菲打错了算盘。《财经》杂志文章指出,事实上,中海油也和康菲抱着同样的想法,认为对方完全有能力善了此事。
双方的推诿之举无疑将渤海溢油一事推向难以收场的局面,也不利于清污工作的及时展开。
8月24日,在几度推迟媒体见面会后,康菲终于面对公众发声。然而,对事故原因的解释不明以及其语带傲慢的答复,使得公众对其的指责更深一层。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也指出,对于国家海洋局“彻底排查溢油点和封堵溢油源”的要求,康菲多次对外公布已完成任务。
然而,依旧飘散的油花和后续风险的潜在威胁无不在表明,康菲的清污工作疑点多多。
如今,面对大限的拷问,康菲终于承认,渤海溢油清理工作仍在进行中。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员也对此表示,康菲为清污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只是暂时性的”,执行上也“很不到位”。
谁来买单?
据了解,渤海溢油一事,不仅影响了沿海的水陆环境,还给事发地点的渔民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污染带来的后续生态破坏更是难以预测。
如此严重后果,谁该为此买单?是康菲、中海油还是在外界看来监管不力的国家海洋局?
《京华时报》文章披露称,因渤海溢油一事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康菲表达了歉疚之情,并称会为此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为渤海溢油一事,康菲遭到了舆论的声讨与围堵,而另一当事者中海油却在诸多问责中屡屡“缺席”。
《齐鲁晚报》杂志文章就此指出,在事故发生后,中海油率先把康菲踢到公众面前,自己却担当起了“监督者”的角色。
作为康菲合资人的中海油是否真的不用担负责任?《中国产经新闻》文章援引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的观点表示,要说中海油没有一点责任,“是不可能的”。
除以上两者外,在渤海溢油事故处理中反映迟缓的国家海洋局也没能逃过舆论的谴责。
《新华网》文章引述相关人士的观点指出,渤海溢油事故的发生以及康菲对此事所表现出的态度表明,国家海洋局的监管不力和法律法规的缺失也是间接推手。
如今,事故核查已展开,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新浪网友“無錫女婿”对此表示,希望渤海溢油一事最终不会让“全民来买单”。(文/胡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