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通号集团马骋去世引发多方猜测

2011-08-24 12:54:00 | 作者: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标签:描述]

马骋

马骋去世的消息引发诸多猜测(配图:中国企业家网)

   马骋去世引发公众诸多猜疑。有人认为,马骋之死属于偶然事件,压力和责任是其致命威胁;有人认为,受累于舆论非议和动车事故阴影,马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中国企业家网】(综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马骋遭遇“死神来了”,同时也把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通号集团)推向舆论风口。是“积劳成疾”,还是为动车事故所累,马骋去世引发了公众诸多猜测。

  23日上午,通号集团在官网站发布讣告佐证了这一事实。讣告称,在深圳执行项目检查之际,马骋因突发心脏病,不治逝世。

  同时,通号集团对外公布消息时称,马骋去世与此前的动车事故并没有关系。

  只是,在此前毫无病史的情况下,马骋突然辞世,自然会引发各方猜测。

  财新网文章指出,据和马骋有过接触的业内人士透露,在7.23事故阴影之下,“责任过大,压力过大”是导致其突发病症的主要原因。

  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澜在听闻该消息后也表示,“估计(马骋)压力太大了吧。”

  然而,不管是通号集团的“毫无关系”之说,还是业界揣测的“压力”之说,目前来看都难以让公众信服。

  事实上,在距离动车事故发生一个月的敏感时期,而且是在国务院事故调查小组尚未公布调查结果之前,马骋去世一事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动车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

  巧合的是,就在马骋去世当天,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黄毅对外表示,“7.23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

  一系列事实暗示,马骋去世也许远非通号集团所说的那样简单。

  《广州日报》文章报道,自7.23事故后,通号集团一直深陷舆论漩涡之中,甚至推迟了其上市计划,而公司内部,“从上到下压力都非常大”。

  如此情况下,身在高位的马骋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披露称,自7.23事故发生后,通号集团上下员工都接受过国务院调查组问询,包括“马骋也被叫去谈过话”。

  “信号是有些问题,也不至于追尾。”《每日经济新闻》文章援引“7·23”事故调查组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原话,对外界猜测马骋去世或许和动车事故有关如此评论道。此外,王梦恕又意味深长地指出,7.23事故诱因肯定是“管理的问题大于技术的问题”。

  “不要做历史的罪人”,这句关于安全生产的话曾被马骋在多个场合提及。只是,身为通号集团的负责人,陷在动车事故的漩涡中,又于事发一个月后突然离世,马骋的死留给公众无尽猜测。(文/胡晴)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有意与中国企业家网站的内容转载等业务合作者,请与市场部联系(电话:64921616-8657)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