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笔下的“小布什”

2011-08-11 14:17:00 | 作者: 李开周来源:重庆日报·周末版数字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传记通常是编年体,尤其政治家的传记,从光屁股时代一路讲到暮年,传记末尾再附一年表,就跟记账似的。

  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却独出心裁,他的自传《抉择时刻》(《Decision Points》)完全打破时间顺序,砍掉年份上的旁枝侧节,专写一生当中所做出的十几个最重要的抉择,以及当时做出这些抉择的背景和原因,比如当年怎样想到去竞选总统,怎样应对911事变,怎样应对卡特里娜飓风,怎样应对金融危机,为什么空袭阿富汗,为什么增兵伊拉克,被扔鞋、被媒体嘲骂和被政敌攻击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应变措施是什么,如此等等。

  所以,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章节去读。对金融危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读第十四章《金融危机》,对伊拉克战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读第十二章《增兵伊拉克》,不过不管从哪一章开始读,都能读到“猛料”。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布什对911事变那天的回忆:那天他跟往常一样,凌晨起床读《圣经》,然后下楼跑步,跑完步回去洗澡,洗完澡吃早点,吃完早点看报纸,八点钟听中情局特工给他做“每日简报”,了解国内要闻和全球大事,然后去一所小学做调查,在给小学生念书的时候,工作人员跑过来小声告诉他世贸中心遭到撞击,小布什不动声色地念完了课文,随即被特勤局特工带上空军一号,然后在飞机上指挥应对行动。第二天才知道恐怖分子的自杀式袭击造成了3000多名无辜公民的死亡,他回想起头天凌晨在高尔夫球场跑步的场景,感觉就像做了一场噩梦。

  但真正的猛料是小布什的成功秘笈。有人认为,小布什之所以能够从一个玩世不恭的牛仔式商人走向政坛并能成功当选总统,主要靠的是父亲老布什给他铺好的道路。平心而论,他求学、参军、经营石油勘探公司、经营棒球队,一直到后来竞选州长、竞选总统,都离不开老布什强有力的人脉支撑。在自传当中,小布什对此都毫不隐瞒。然而美国毕竟是民主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主要靠的还是个人努力而非“他爸是李刚”,要不然,杰布———小布什的同胞兄弟———也不会在竞选佛罗里达州州长中败北了,而出身平民的林肯和奥巴马也不会当选总统,是不是?

  细读《抉择时刻》就会发现,小布什之所以能够当选总统,主要靠的是他惊人的自制力。他读大学时是个疯狂的球迷,曾经因为在足球场上肇事而被警察带走,但是从政以后再也没有情绪失控过;他四十岁之前是个地地道道的酒鬼,说戒就戒,而且真的戒掉了;他上学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品位”滥用艰深词汇,被老师打了个零分,此后一生之中不再使用晦涩表达,远离一切官话和书面用语;后来他在总统任上做出每一项抉择,都会遭受误解和谩骂,他憋屈到每次都想掀桌子,但他没有掀过一次。具备这种克制能力的人,必然都是冷静的、理智的、能成大器的,而且我发现,书中回忆的每一项重大而且艰难的抉择之后,都有这种克制做后盾,所以我觉得,善于克制才是小布什的成功秘笈。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