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佬默多克:是否还能力挽狂澜?

2011-07-21 07:28:00 | 作者: 翔鹰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标签:描述]

  【中国企业家网】日前,英国百年畅销小报、新闻集团旗下《世界新闻报》因深陷窃听丑闻而关闭退市。但愈演愈烈的丑闻并未随着那句“谢谢,再见”的停刊词而画上句号。近日,新闻集团旗下另两份报纸也相继传出窃听丑闻。默多克新闻集团陷入窃听风暴,被视为西方世界传统媒体遭遇的最严重的信任危机。这种公然挑战公众道德底线的行为,正引发西方媒体一场集体反思。

  一场窃听风云,将在英国社会和政坛呼风唤雨、长袖善舞的传媒大佬变为全民公敌。耄耋之年的默多克,倒在自己一手打造的百年小报手中。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默多克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作风为他赢来了事业的辉煌,同时也将他送上道德的审判台。80岁的默多克还能力挽狂澜吗?

  媒体经营的天才:漠视操守剑走偏锋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媒体经营生涯中,默多克被公认为是媒体经营的天才,然而他所理解的新闻与传统意义上的严肃新闻相去甚远。他看重商业利益,漠视新闻精神。在商业利益驱使下,默多克所倡导的一味追求眼球效应、背离传统严肃新闻的极端作法,在赢得报纸巨大销量的同时,也早已埋下了毁灭的祸根。

  默多克深谙市井所好,对于旗下报纸上刊登的所有内容,默多克总是想方设法将其变为耸人听闻、标题鲜明、篇幅短小的文章。在默多克办报理念主导下,新闻集团旗下小报文化深受英国广大市井阶层的依赖和欣赏,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左右着公众注意力。默多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工作作风也极大影响了新闻集团旗下的从业者。前《世界新闻报》主编丽贝卡·布鲁克斯便深得他真传,在任时一手策划了针对被害女童的电话窃听事件。

  默多克于2007年收购《华尔街日报》后,毫不客气地对编辑和记者说道:别再为赢得普利策奖写文章了,还是发表一些读者喜欢的内容吧。他甚至开玩笑说:如果《华尔街日报》也刊登三版女郎的照片,我敢肯定它的读者中也会有MBA。因不认同默多克的新闻理念,默多克每收购一家报纸,就有一批声望颇高的该报记者和编辑提出辞职,其中包括《星期日泰晤士报》曾经的著名记者、两次获得英国年度记者奖的菲利普·奈特利。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闻集团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绝对不止于先进的商业战略,更在于他对各地政治脉搏和管制现状的精准把握,以及由此建立的与政坛要人的密切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反过来令到他的媒体商业帝国发展如虎添翼。

  在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各大媒体的时事评论都异常活跃。福克斯新闻在大选期间就增加了很多政治评论,现在福克斯新闻已经成为茶党和保守派的拥护者。

  传媒业的拿破仑:纵横60年身家600亿

  从某种意义上说,默多克传媒帝国的成长史,也是一部野蛮生长的历史。他从澳洲起家,建立了横跨英美,纵横报纸、电视、娱乐乃至石油、牧业等多个行业的商业帝国,财富超过600亿美元。

  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出生于澳大利亚,父亲本来是一名战地记者,后来成为拥有阿德莱德市地方小报《新闻报》等4家报纸的媒体人。1952年,正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梅铎回到澳洲,接过病逝父亲留下的处于亏损状态的报纸,并展露出过人的经营之道。他设法保留住了《星期日邮报》和《新闻报》两份报纸,而将其他报纸果断出售。在他的努力下,《新闻报》开始盈利。之后他转战悉尼,1964年,默多克创办了澳大利亚第一家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1972年他收购了澳大利亚的《每日新闻》和《星期天电讯报》。

  偏居南半球的澳洲显然容不下默多克日益膨胀的野心。这位传媒业的拿破仑,一路攻城略地,将他的新闻版图从澳洲扩展到英国,再到美国,并插足亚洲,横跨东西两大洋,一手缔造了无可匹敌的传媒王国。

  英伦三岛是默多克媒体帝国的福地。他先后收购《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从而树立了他在英国的影响力。1968年他收购《世界新闻报》后,大手笔改革令到该报出现转机。8年后,默多克买下《太阳报》,并把《太阳报》办成《世界新闻报》的每日版。到20世纪80年代,《太阳报》成为英国销量最大的日报。这两份通俗报纸,就有近500万的发行量。可以说,普通英国人的平民化娱乐,牢牢地被默多克抓在手里。1981年,默多克收购了《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自此英国传媒业迎来了“默多克时代”的到来。

  默多克敏锐的触角更伸向美国,默多克1976年底收购了《纽约邮报》,1982年买下《先驱美国人报》,并将其更名为《波士顿先驱报》。1985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陷入困境,梅铎高价买下其股票。同时,他还借机收购了都市媒体公司的7家电视台,组建了福克斯电视公司,并加入美国国籍。不过,最受瞩目的恐怕是2007年对道琼斯和《华尔街日报》的收购。

  在亚洲,1993年,默多克以5.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的星空卫视,成立星空传媒集团。透过星空传媒,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一度持有凤凰卫视37%以上的股权,但2006年他将凤凰卫视20%的股权卖给了中国移动(香港)集团。

  默多克掌管的新闻集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广播公司、福克斯新闻频道、国际交友网站MySpace以及英国、澳大利亚多家报纸和卫星电视。有媒体评论为,默多克可能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也可能是最后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传媒大亨”。

  耄耋老人四面楚歌

  传媒帝国岌岌可危

  19日,新闻集团董事长鲁珀特·默多克携子出席因“窃听门”引发的英国议会聆讯。在听证会上,八旬老人默多克进退自如,谈笑应对,却遭来旁听席上一男性听众的饭盘袭击。狼狈的现场,似乎在印证着默多克在听证会开场白所说的“这是我人生中最卑微的一天”。

  默多克穷尽一生缔造的强大传媒帝国,在他本该安享天年之际,却因旗下报纸电话窃听丑闻而走上穷途末路。他靠收购《世界新闻报》而在英伦一举成名,却最终被《世界新闻报》拉下马来。这种过山车式的经历如同他的野蛮创业史一般充满传奇。

  即便他使出壮士断腕、弃车保帅的招术,关停拥有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放弃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仍难以平息公众的怒火。一句谢谢,再见的停刊词,以及七报连登的亲笔签名道歉信,都未能给窃听事件画上句号,事态仍在朝着更为严峻的态势发展。近日默多克麾下另两份报纸《星期天泰晤士报》和《太阳报》也相继传出窃听丑闻。

  随着窃听黑幕越挖越深,事件不仅在新闻集团内部引爆人事地震,还席卷了整个英国政坛。7月8日,《世界新闻报》前总编安迪·库尔森涉嫌在任期间非法向警方付费以获取新闻资讯,被警方逮捕。15日,默多克的女心腹、前任《世界新闻报》主编丽贝卡·布鲁克斯辞去新闻国际首席执行官之职,并被警方带走;稍后,纽约的道琼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赖斯·欣顿亦宣布辞职,欣顿与默多克共事长达52年。

  17日,伦敦警察总监保罗·斯蒂芬森爵士迫于压力辞职;18日,伦敦警察厅助理总监、英国最资深的反恐怖官员约翰·叶芝也因涉嫌卷入电话窃听丑闻而辞职。这把火还有可能烧到现任首相卡梅伦身上,卡梅伦的前任新闻发言人便是《世界新闻报》前总编安迪·库尔森。

  与此同时,默多克在其新闻重镇英国的社会与政坛地位正在发生逆转。早在2006年,《世界新闻报》就曾陷入窃听风暴,只因窃听对象多为名人政要而未引起公众反感。而这一次窃听门将隐私窥探触角伸及普通人和弱势群体,损及英美文化最基本的平民价值观,一时间默多克成为“社会公敌”。与此同时,相机而动的政治精英们也急于与默多克撇清关系。与默多克“过从甚密”的英国首相卡梅伦急于与他切割。而曾与默多克集团有深厚关系的前首相白高敦,如今俨然以受害者面目出现。

  而更大的灾难来自于各种有关拆分新闻集团的建议。同样曾是默多克座上客的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16日表示,默多克对英国政治和公共生活影响力过大,呼吁朝野修订媒体所有权法规,力促拆分新闻集团。而在前一天,多名自由民主党高层呼吁监管机构调查默多克是否涉嫌“过分干预”天空电视台决策以及他持有天空电视台股份是否合适。而这将给默多克新闻帝国构成致命一击。美联社认为,默多克“已失去在英国的影响力,有生之年再难挽回”。

  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拿默多克开刀。美国FBI一位官员15日透露,FBI已着手调查新闻集团旗下报刊记者窃听9.11事件受害人电话的报道。有分析说,新闻集团最悲惨的结局将是违反道德规范罪名成立,旗下的美国电视台的经营牌照将按照美国《联邦通讯法》吊销。这对于处境艰难的默多克新闻集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遭遇逼宫地位难保后梅铎时代或开启

  自7月4日首度有报道披露英国星期日小报《世界新闻报》侵入米莉·道勒的语音信箱,偷听并删除给她的留言以来,新闻集团股价已经下跌18%,市值缩水86亿美元。而默多克家族在新闻集团持股的市值也已缩水10亿美元。

  英国德利·普雷帮公司首席执行官特里·史密斯说:“默多克应该走人,因为这符合每个人的最佳利益。窃听丑闻是他商业判断的显现。”

  更可悲的是,新闻集团内部也开始酝酿“倒默运动”。据彭博社报道,新闻集团的独立董事开始质疑集团的危机应对能力,以及考虑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多名与梅铎家族和新闻集团董事会关系密切的人士上周说,默多克不妨放弃首席执行官职位,仅保留集团主席职位。有人调侃,在世界舆论的齐声谴责下,默多克和他的帝国变成了“颤抖的老人”和“颤抖的帝国”。

  对默多克的另一个打击是太子折翼。集团内部已有声音质疑38岁的詹姆斯·默多克是否仍是接替默多克的最热门人选。经过多年历练和考察,梅铎选中了他的儿子詹姆斯作为接班人。但自窃听丑闻之后,詹姆斯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此前,詹姆斯承认,自己在未对事实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错误批准了与窃听事件受害者和解,英国工党下议院议员汤姆·沃森称这是企图妨碍司法公正。为此新闻集团股东们不仅怀疑詹姆斯的危机处理能力,还嘲笑其没有采编经验,甚至提出让其策略性辞职。

  有消息人士透露,如默多克家族在新闻集团的地位削弱,新闻集团首席运营官蔡斯·凯里将受命为临时首席执行官。不过,即便如此,默多克家族仍然把持新闻集团12%的股份和39%的投票权。

  有分析人士认为,关闭百年畅销小报和放弃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决定,似乎意味着默多克和新闻集团大势已去,世界传媒业将进入群雄逐鹿的“后默多克时代”。(综合报道)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