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中海油大亚湾事故:“安全生产”缘何成难题

2011-07-11 12:16:00 | 作者: 戴喆民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标签:描述]

大亚湾油库爆炸现场

大亚湾油库爆炸现场(配图:中国企业家网)

   中国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显然亟待加强,而这首先需要积极地正式这些事故

  【中国企业家网】(记者 戴喆民)在中海油海上漏油事故尚未平息之际,又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7月11日4时10分,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内,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运行三部400单元的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机械密封泄漏着火。火柱约有100多米高,造成周边居民恐慌,纷纷开车逃离,石化区大道一度堵塞。截至7:10,现场火势已得到控制,无人员伤亡,无油品外溢,所有消防水引入事故监控池,无环境影响。但仍有浓烟冲上天空。另据报道,该炼油厂去年7月亦曾发生油罐着火事故,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对于正陷在“海上漏油门”事件中的中海油来说,这起事故无疑是火上浇油。7月5日,中国国家海洋局通报,自6月4日起,蓬莱19-3油田B平台和C平台先后发生溢油事故。6月13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一度达158平方公里,840平方公里海水在短时间内由一级水质降为劣四类水质。

  并非只有中海油事故频发。近年来,中国的石油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接连不断。在今年1月,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曾发生一起“闪爆”事故,造成了1人死亡、2人失踪,30多人受伤。而这是继去年“7·16”大连中石油爆炸案、“9·7”爆炸事故之后,中石油在半年内发生的第三起爆炸事故。

  石油企业安全防范对象多,技术要求高,生产环境也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特点,任何一项设备隐患、制度缺陷、程序遗漏、工作疏忽或个人违章行为,都可能引发较大事故,对企业自身和周边环境带来极大影响。

  尽管安监总局和国资委等政府部门对于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但事故依然频发的局面令人遗憾。中国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显然亟待加强,而这首先需要积极地正式这些事故。

  在中海油海上漏油事故被媒体爆出后,中海油一开始将责任推向了合作方康菲石油,内部人士遮遮掩掩地表示,油污扩散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之后,中海油一位高层在发布会上说中海油没有隐瞒漏油问题,可是漏油之后迟迟不披露,理由是未达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

  无独有偶。2010年中石油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之后,大连市政府召开的四次新闻发布会上,中石油集团连续四次缺席。在中石油集团的网站上,除了清污,没有任何其要承担责任的叙述。

  安全生产事故无法避免,但如果能对公众告知真相,并及时处理,当事企业依然能受人尊敬。但如果想方设法隐瞒,就上升到了信托责任层面的问题。这样,当事企业依然无法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也无法加强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可能还会不断发生。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