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与央行那些事儿

2011-07-07 16:46:00 | 作者: 王长胜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编者按】[标签:描述]

  以下是支付宝金融事业部助理总经理王丽娟接受本刊采访的口述

  “二号令”出台前交流很少

  支付宝2004年12月独立上线运营,我从那时就到这了。这么多年跟央行沟通,我参与比较多。从我角度理解,我们看着影响力很大,其实在政府官员也好、在四大行面前也好,真的啥也不是,一点话语权也没有。你能说支付宝是不可替代的吗?其实很多人可以做,只是人家要不要做。人家把你们这些民间企业算到体系当中(考虑)已经很给你面子了,这估计还是淘宝有莫大的功劳在里面,如果没有淘宝这么做起来占到50%的份额,还真不见得。

  支付宝一开始就是个四不靠,不归任何部委监管,就是我们自己做的一个企业,而且当时基本上是按照技术公司来做的。做了一年,2006年1月份我们主动去找工行做了第三方托管,因为我们觉得要有一个公信力。我们自己是家企业,谁会相信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央行未来怎样监管。

  我2005年时就知道央行支付结算司下面有一个风险管理处,那时已在弄“二号令”(《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但这个东西做得很机密,处长只跟司长汇报,跟其它科室不交流,就是一些商业银行,据我所知央行都没有与它们交流过,更别说跟我们了。

  “二号令”某些条款执行有难度

  2007年11月,央行要做二代支付系统,也就是外界称的“超级网银”,这个项目我们是参与了的,因为央行不太了解支付公司怎么运作。但是“二号令”(2010年6月)出来之前,我们只是在2005年和2007年“二号令”草案挂网公示的时候看到过两次,除此再也没有看到过,央行也没有为此过来问问我们,或访谈访谈,绝对没有。出来我们就傻眼了:一是“二号令”和“草案”差别很大,甚至是颠覆性的。央行自己也说,因为我们发展太快了,所以前面的政策完全跟不上,二是如果完全按照它的一些条款去执行,支付公司都不存在。

  比如,其中规定,“支付企业只能选一家银行托管”,下半句就没有了。这就等于说我只能跟一家银行合作,而支付宝存在的原因就是银行做不到的事我来做,因为银行之间的数据是不流通的,我做的事情就是要让买家把工行的钱付到建行的卖家去,如果我只跟工行一家做,我能做什么?可是人家说,你这样一流动,我就看管不过来了,而且各家银行都在你这做,你本质上叫做清算,按照学院派的说法,清算历来只有央行可以做,你一个支付企业怎么可以做清算呢?

  “二号令”出来后,央行通知各支付企业开过几次会,有一次,2010年9月份在北京的贵都酒店,开了一周,讨论几个具体业务的管理办法,是对“二号令”的落地。后来更大的一次是2011年4月份,在厦门,五六十人参加,给我们看了一稿,又让我们提意见。

  外资规定的起伏

  “二号令”出台的一年前,央行要求支付企业报备材料,如果不报备拿不到牌照,我们就跟当地浙江人民银行报备,就是提供一些资料,包括注册资金、法人和高管团队的学历什么的,没什么政策方面的要求。大概就是那时,根据我们对可能规定外资比例的理解,支付宝做了第一次70%的股权转让。

  “二号令”一出来,我们马上成立了一个11人组成的“牌照小组”,由彭蕾(支付宝总裁)挂帅,集合了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研究怎么样才能拿到牌照。

  马总很重视这个事,当时就给我们定了两大原则:一是必须第一批拿到牌照,他说,“别说支付宝没拿到牌照,就是没有第一批拿到,对我们声誉损失都很大。2011年9月大限前没拿到牌照就不能做业务了,到时候别说支付宝2000多员工不管了,就是淘宝也乱了。”二是如果按照“二号令”,支付宝有做不到的地方,一定要与央行沟通,要争取。

  “牌照小组”连续开了好几次会,研究“二号令”里面有哪些写死、没写死的,发现有一条说,如果有外资要报国务院审批。当时支付宝还有30%是外资的。

  支付行业是创新行业,不拿VC的钱怎么做?同行里好多都是靠国外钱“烧”起来的。行业里都在沟通:这咋整?总要先保证有资质吧!所以当时大家都在解决这个问题。那时我们也跟央行有过口头沟通,私下里,他们对我们讲:你来申请资质,我们审核你是否是纯内资、是否合法,至于你跟股东之间的那些商业行为,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平时连央行的门都走不进去,别说国务院(另批)了,找谁都不知道,我们是谁啊?2010年8月,支付宝又做了第二次股权转让,把剩下的30%转成内资,并开始申请牌照。

  至于后来被炒起来的协议控制的事,开始我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词。“二号令”没提。但没想到的是,今年1月,我们突然收到央行发来的一份传真,要求声明是否有外资或协议控制。因为这块他没有办法查,很多公司都没有上市,所以让大家自己声明。大家都在打探这个传真是什么意思。根据我们的理解和掌握到的多方信息表明,如果有外资或者协议控制,就必须去报国务院审批—又回到国务院那去了。我们觉得(另批)这条路不靠谱,所以,这才在3月31日,一季度财报截止之前终止了协议控制。外部在说到底央行有没有给我们发过这个函。其实你想下就很简单,我们能对媒体公开说这个谎话,且把央行牵涉进来?我们不会那么傻。

  为什么牌照发得这么慢?

  央行一开始想先把业务管理办法都做好了再发牌照,后来发现不行,整不出来,到现在客户资金管理办法这个最重要的一项还没有定。他们对我们了解太少了,我们又是日新月异,他们力不从心,整个科室就三个人。但是,2011年9月1日大限是他们自己定的。没办法,只能先发牌照了。据他们内部人说,发牌照这事,行长签字都小一个月了,一直没发,就是想不好发的形式,张扬一点好还是低调一点好,最后采取的是低调。5月26日下午一上班,央行打电话让我们直接去拿的,也没有什么仪式。

  可能监管都是这样:宁可先把你管住了,我对你认识比较清楚了,我再慢慢放。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