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布莱森:美国总统班底里的商人

2011-06-20 11:26:00 | 作者: 莫书莹来源:外滩画报

【编者按】[标签:描述]

美国新任商务部长提名人约翰·布莱森

美国新任商务部长提名人约翰·布莱森 (资料图)

  毕业于名校、拥有法律学位的约翰·布莱森,从毕业第一天起,就把自己和环保事业联系在一起。过去30多年,从创办环保组织到出任能源公司CEO,布莱森一直在投资者与环保分子中走钢丝。这一次,被提名美国新任商务部长后,总统奥巴马期望,布莱森能推动美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

  5月31日,当身穿深灰色西装、打低调的蓝的约翰·布莱森由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陪同,被美国总统奥巴马领到媒体的镁光灯前时,这必将是67岁的约翰·布莱森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刻。

  那一天,奥巴马总统发表公开演讲,提名布莱森为下任美国商务部长。“作为商务部长,约翰将会成为我的经济团队里的重要一员,以促进美国的商业并在全球促销美国商品。”说完,奥巴马微微侧身,伸手向布莱森表示祝贺。一旁的骆家辉满面笑容地望着自己的继任者,相比之下,有些腼腆的布莱森则在镜头前显得很拘谨。

  “他是谁?”电视机前,不少美国老百姓可能都要问这样的一个问题。

  约翰·布莱森出生于1943 年7月,比前任骆家辉年长7岁。但其在政治经验方面的缺失却不止7年,在华盛顿的名气也远没有骆家辉那般响亮。

  布莱森拥有一份最典型的社会精英履历,他毕业于名校,拥有法律学位,曾在加州政府部门担任公职。此后转战私营企业,成为能源公司高管,退休后继续在数家顶尖企业担任董事,并且在数个民间组织以及母校斯坦福大学担任一些顾问工作。

  不过,作为被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公众人物而言,布莱森平稳的成长史则缺乏可以书写的亮点。他不像前任骆家辉那样,拥有可以写就一个美国梦的家族故事,骆家辉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州长,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商务部长;也不像小布什时期的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那样,在商界拥有“华尔街之王”的名气。

  媒体对布莱森也是知之甚少,以至于当总统奥巴马的提名公布后,不少美国媒体以“一个商人”向读者介绍这位新商务部长,并以“低调”一词来形容。

   在投资者与环保分子中走钢丝的人

  无论是相比于前任骆家辉,或是此前传言中的新商务部长人选施密特,一头银发的布莱森怎么看都是一个“低调的选择”,虽然其在商界拥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广阔的人脉资源。

  布莱森出生于俄勒冈州最大的城市波特兰,与他的前任骆家辉一样拥有法学背景,他先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以及耶鲁大学法学院。布莱森曾在能源公司爱迪生国际担任首席执行官、董事长,现在依然担任包括波音、迪士尼等知名公司的董事,他还是华尔街著名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KKR 集团的 20 位高级顾问中的一员。除此之外,他还是加州商业圆桌会议(California Business Roundtable)主席。

  在提名布莱森为新商务部长的发布会上,奥巴马盛赞了布莱森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作为。 “布莱森先生在环境保护以及支持开发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经验将对我们有所帮助。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领导过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以及大公司,他一直是一位多元能源的热烈倡导者。”

  “未来,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将帮助我们完成出口额翻一番、增加新的就业机会等目标,那是我们减少对外国石油依赖的途径,也是鼓励新行业与新工作在我们土地上生根的途径。”

  根据奥巴马总统在5月31日提名布莱森时发表的讲话,他对新任商务部长已提出了具体细致的工作要求——商务部未来的工作重点将主要集中在帮助政府完成“国家出口计划”,在5年内将美国的出口额翻一番,增加200万个国内工作机会;除此之外,商务部还将一如既往地为美国企业争取和扩大海外市场的利益。

  对布莱森来说,这是否算得上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分析人士称,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布莱森在企业界以提倡能效和清洁技术著称,这可能有助于奥巴马政府让美国摆脱过度依赖化石燃料。

  布莱森的环保事业可以追溯到1970年,当时才27岁的他自耶鲁法学院毕业,但他没有像同班同学那样前往知名律所或投资银行,而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

  “我敢打赌,在毕业后的至少5 年时间内,他是法学院的同届毕业生里赚得最少的。”曾在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担任能源项目主任的瑞克(Rick Cavanagh)这样告诉媒体。在过去40 年,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一直致力于以法律和专业的手段,保护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人、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目前该会拥有超过130万会员,聚集了300 多名律师、科学家以及政策顾问,包括有“环境卫士”之称的小罗伯特·肯尼迪。《纽约时报》曾称这一组织为“全美最有势力的环保组织之一”,而《华尔街日报》则将它定义为“全美效率最高的环境政策游说团体”。

  布莱森对环保事业非常有激情,并且堪称环保领域的专业人士,这让他在70年代毫无争议地当选加州环保署下属的公用事业委员会主席一职,此前他还曾在环保署的水资源管理局工作过。

  20多年前,当时的环保领袖布莱森决定转战私营企业。1990 年,布莱森开始出任爱迪生国际总裁、首席执行官,直至 2008 年退休,布莱森在爱迪生国际度过了职业生涯中最漫长但平庸的一段日子。

  总部位于加州的爱迪生国际是一家以公用事业设施和电力建设为主的企业,其下设有四家分公司,其中包括美国国内最大的电力企业南加利福尼亚爱迪生公司。

  那些日子,布莱森发现,想同时讨好华尔街投资商与加州的环保积极分子简直是一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环保界对布莱森投身私营企业骂声一片,许多人当时认为这无异于投入敌方怀抱,骂他是“叛徒”。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高管,布莱森在10 年前的年薪便超过了200万美元。不过,《福布斯》杂志却在2001年将他列为全美“性价比最差”的企业高管名单中。当时,这家已经有百年历史的能源企业由于跟不上市场变化而陷入危机。2001年,旗下的标杆公司南加利福尼亚爱迪生一度面临破产,而作为公司领导人的布莱森在化解危机的过程中未能产生重大影响。当时的《福布斯》网站甚至还给布莱森的收入算过一笔账,认为其在过去5年至少多支取了400万美元的薪水。

  “我却并不如此认为,我觉得他在新岗位上做出的许多决策其实都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我相信他内心依然是一个环保分子。”瑞克曾为自己的老板如此辩护,“虽然作为商人,他的每一项决策并不是都得人心,但相比于一般人选,我反倒更倾向于由布莱森领导一家公用事业和能源公司,他至少促使政府在能源政策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并以各种方式鼓励节能项目。”

  从爱迪生国际退休后,布莱森继续在波音和迪士尼这样的知名企业担任董事。如今,布莱森是一家名为“光明之源”(BrightSource Energy)的太阳能热电装置开发公司董事会主席。最近几年,这家位于加州奥克兰市的公司频繁出现在包括《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显著版位。该公司此前以能源部担保贷款的方式获得19 亿美元资金,用于在加州的莫哈韦沙漠建造太阳能发电厂。今年 4月,谷歌公司发表声明,宣布对“光明之源”注资1.68亿美元用于发展替代能源。“作为‘光明之源’主席,布莱森深谙此类清洁能源技术公司拥有巨大的商业前景。”有人曾如此评论。

  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产业也是奥巴马上台以后致力推动的工作。在过去两年,人们时常看到,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与能源部长朱棣文经常同时出现在各种重要的商贸和环保活动中。2009 年,作为商务部长的骆家辉曾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最后阶段,发表演讲阐述美国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未来,一旦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比骆家辉更具经验的布莱森当选商务部长,这种商务部长与能源部长搭档的场面将更为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线中。

  5月31日,奥巴马提名布莱森为下一任商务部长人选后,NRDC 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稿对这一消息表示热烈欢迎,“约翰·布莱森是这个职位最适合的人选,”该组织总裁Frances Beinecke表示,“作为NRDC的联席创始人,他在促进经济以及维护环境领域一贯具有前瞻性理念。长期以来,他比谁都深刻地理解更高效的清洁能源技术对于未来的意义所在,而在公共领域和私人企业领域都有良好的工作背景,使得他能更好地将来自两方的需求衔接在一起。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他能出任商务部长,将致力于鼓励更多资金投入到开发新能源技术产业中去。”

   总统与美国商界之间的调和剂

  “至少从工作履历来看,他还算得上是一块商务部长的好料。”专门研究美国国内政策的美国进步行动基金的研究员马修(Matthew Yglesias0如此评论。

  马修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商务部危机”的短文。在文中,马修略微嘲讽地评论说,布莱森即便能够成功就任,也没有人会期望他对美国的公共政策产生深远影响,“相比布莱森,丽贝卡·布兰科(编注:现任美国商务部经济事务次长)是我心中的人选。”在马修眼中,提名缺乏政治经验的布莱森不过是奥巴马政府对于美国商界的一种示好。

  在评论界,马修的论调并不孤独。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奥巴马提名前摩根大通高管威廉·戴利为白宫办公厅主任时,外界就广泛评论,说这是奥巴马班底对商界释放出的一个友善信号。现年 63岁的戴利曾出任过克林顿时期的美国商务部长,却不是奥巴马班底的核心成员,不过外界对于奥巴马总统的这一任命既感到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曾在克林顿执政时期担任国内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威廉·格拉斯顿(William Gladstone)当时评论称,戴利应该可以帮助奥巴马总统修复与美国商界的关系。“戴利与美国商界有着良好的关系。我认为,在奥巴马政府正式试图修复与美国商界之间的关系时,他将搭建起一座非常可靠和让人放心的桥梁。”此前,美国商界一直抱怨,称奥巴马的政策将导致美国就业市场受损。

  据说,自今年 3月奥巴马提名时任商务部长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后,关于下任商务部长人选的甄选工作便由戴利负责。不少人当时便猜测,新部长人选必从商界诞生,其中包括声名在外的施密特,在宣布辞去 Google首席执行官不久,就传出施密特有意出任新的商务部长。

  奥巴马上任以来始终与美国商界保持着一种摇摆不定的关系,他推行的诸如金融改革、医保改革、对富人征税等一系列改革都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奥巴马还数度在公开场合指责美国商界,比如说华尔街银行家是贪婪的“大肥猫”、英国石油公司行事鲁莽,他也因此被打上“反商界”的烙印。甚至有评论认为,正是因为总统奥巴马没有照顾到商界的利益,才使得不少华尔街银行家在2010 年中期选举中倒戈共和党。

  布莱森已经是奥巴马政府今年从商界提拔的第三位内阁成员,今年初,奥巴马还提名GE 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为就业与竞争力委员会主席。

  “书卷气越来越淡,商业味越来越浓”是外界对现今的奥巴马内阁的一种评论。分析人士则指出,由于目前美国经济复苏脆弱,失业率居高不下,拉拢商界大腕有助于改善政府与大企业的关系,这或许也是奥巴马赢得即将到来的大选必不可少的保障。但无论对奥巴马或是布莱森而言,想要提名通过还有最后一关,关于布莱森的提名还需经过美国国会参议院的批准。

  目前有一些共和党参议员威胁说,只要奥巴马政府一天不向国会提交与哥伦比亚以及巴拿马的自由贸易协定草案,共和党将对任何提名的商务部长人选在国会获准通过加以阻挠。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