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6月2日,李娜击败莎拉波娃后挺进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这使她朝成为首个赢得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的亚洲人又进了一步,这已经创造了亚洲的历史。
在今年初的澳网公开赛上,李娜成为首位跻身大满贯单打决赛的中国女选手,此后的四次联赛李娜一场未赢,她炒掉自己的教练兼丈夫,师从莫滕森。据诸多专家的说法,李娜技术一流,但在比赛中时常心态失控影响发挥,而莫滕森修复了她这一点。
世界网球的舞台一直由欧美人霸占,亚洲偶尔出现一两个挑战者,但在登顶前就已昙花一现,这造成了亚洲选手弱者的心态。李娜的成就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亚洲始终没有形成持续的人才梯队,在网球舞台上与欧美人对抗。但她让中国人更多的关注和热爱网球运动,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这种变化,有可能改变亚洲在网球运动的边缘地位。
亚洲网球落后的一个天然原因是,亚洲人大多无法以力量压人,只能转而在技术上寻找优势,但网球运动不仅要求灵活,更需要击球的力量,体能劣势难以回避。相比较男子而言,亚洲女子体能与欧美差距较小。因此,网球运动“阴盛阳衰”并不是中国的特产,而是整个亚洲的通病,这表现在单打百强中亚洲男女球员人数存在巨大差距。
但系统性约束对亚洲落后造成的影响更大,比如缺乏有水平的教练队伍。亚洲曾闯入男单前十名的泰国小子斯里查潘是从小被父亲训练出来的,而日本著名的杉山爱也是被母亲培养,他们的成就来自家庭而非整个国家高水平的教练系统。而在中国,此前很多青少年网球教练都是从羽毛球改行而来,水平可想而知。
中国即使在亚洲都算是网球运动的后来者。当1988年网球重新吸纳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由于没有预选赛而以职业比赛积分为准,中国为获得奥运会网球奖牌的突破,在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后才推动中国网球职业化。直到2009年,网管中心的“四朵金花”才被允许单飞,走上职业化的道路。
李娜的成功更多来自个人因素,尽管中国网球运动正在得到普及,但大部分普通家庭无力承担孩子的训练费用,更别说参加世界青少年巡回赛,而且商业赞助资源仍然极度缺乏。虽然中国经济繁荣刺激新建了大量网球场地,这只是因为网球被视为上流阶层享受的“高级运动项目”,就如遍地开花的高尔夫球场一样,是显示地位的场所而非训练真正喜爱网球的球员。李娜的成功代表着中国的女子网球的进步,但不能算是对抗性的崛起。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