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领袖峰会大佬精彩语录

2011-05-12 10:20:07 | 作者: 来源:中国企业家

【编者按】围绕互联网竞争与发展、多媒体移动终端以及投融资新热点等话题,中国IT大佬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

李彦宏、马云、常小兵等IT大佬组成了强大的领袖峰会嘉宾阵容(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创新都是逼出来的--张亚勤

广电不该管网上点播和大街上卖光盘的事--李东生

做生意的人最无想象力,我非常同情被称为“领袖”的人--熊晓鸽

IT领域过去发生过多起小规模边境冲突,但主流方向是稳健的--马化腾

3月28日,2011年度中国IT领袖峰会在深圳举行。围绕互联网竞争与发展、多媒体移动终端以及投融资新热点等话题,国内IT企业的大佬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会场气氛被大佬们抛出的诸多新锐言论不断引爆。

以下是大佬们在本次IT领袖峰会上的精彩语录。

李彦宏(百度公司首席执行官):

我是做搜索出身的,云计算最近一两年炒得很热,但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到底云计算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如果就是搜索引擎,就是发邮件,就是电子商务,那不还是旧酒吗?如果整天拿以前就存在的服务来讲说这是云计算,这是忽悠人!

梦想是两个层面,先实现事业的梦想,再实现生活的梦想。我非常崇敬闲云野鹤的生活,但现实把你推到这个位置上,中国GDP已经全球第二了,没有一个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是非常说不过去的。

马化腾(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

实际上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在各个领域的边界发生过多起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但基本上主流的方向还是非常稳健的,大家也很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

我非常赞同未来分别合作,不应该在原有的老路上竞争,而是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到一个新思路,大家才能共同发展,用户也获利。我们做不了百度这样有这么强大的通用性搜索的市场份额,这是不现实的。

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化腾说没有想过在搜索引擎踩一脚,这个也不靠谱,我们都想过。今天对百度的想法大家都有,类似多国部队轰炸利比亚的感觉,我们也有这个机会。就像电子商务,多国部队也想轰炸一下的。术业有专攻,我们想得很清楚。假如有一天有人摇晃一下百度,我们可能成为多国部队的其中之一而已。不是打败百度,而是让百度睡不着觉,全国的网民和企业会更好。

今天是有压力,但也有很多机会。这些机会毛主席当年做不了,邓小平未必知道互联网发展那么快,我们这些人比前辈运气好。

张亚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

中国互联网企业过去有一些模仿的成分,但我觉得80%是模仿,还有20%是创新。比如说新浪微博,比起Twittle加了很多功能,结合了短信等等,做得比Twittle还要好,包括腾讯、百度这些企业都是有创新。

但是过去这五年,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还是在美国。在中国有没有可能产生未来的微软、facebook?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向国际化、需要更强的差异化时,就必须要创新。创新都是逼出来的。

曹国伟(新浪首席执行官):

我曾经说过微博代表未来的趋势,如果我们不做,别人会革了我们的命,但我从没说过微博是自己的命。

国外有facebook,中国有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等,我相信在中国未来发展的社交媒体可能遵循的是一条跟facebook也好、跟twitter也好,走一条不一样的路。重要的是能不能相应去建立我们的商业模式,虽然我们现在不需要挣钱,我们也不需要有收入,而是说担心收入模式的探索。

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

广电不该管网上点播和大街上卖光盘的事。在“三网融合”中,广电才是最大的阻力。三网融合关键还是要广播电视未来发展能够寻找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又能够给大家一个发展空间这样一个业务模式,否则的话里面还有磕磕碰碰的事。

熊晓鸽(IDG创始合伙人):

我觉得做生意的人最无想象力,最多的是跟风。我在担心未来的五年,我们在互联网公司能够出现什么样的公司?有什么真正有想象力的公司?十年前最牛的公司是微软,今年最牛的公司是苹果、facebook,但facebook没有上市。互联网具备未来要上市的公司,在目前的股市上没有。

我非常同情被称为“领袖”的人们,大家都在问版权怎么样,这是他们解答的一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够出现在技术方面领先的公司,或者出现在应用方面、设计方面有真正创新的公司,这是我们一天到晚在琢磨的事。

常小兵(中国联通董事长):

3G发生了这么多变化,电信运营商自己也面临着发展,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能不能提供消费者满意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运营商的服务应该有所创新。所以传统的服务要延续,新的服务要跟上,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越来越多。

杨元庆(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

为什么中国的用户选择了新浪、搜狐而不是雅虎,是QQ而不是facebook,是淘宝而不是EBay?是百度而不是Google?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他们有着对产品应用不同的需求,而且更幸运的是,这些使用者更关注的已经不是你使用什么芯片,不关注你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而是它的实用性,好不好用,内容丰富不丰富。如果终端不再有,我们未来没有什么机会了,即使开发出来也没有市场。

俞渝(当当网董事长):

做当当网十一年,让自己很纠结的事情是听到作家抱怨越来越穷了。版权没有得到尊重,做创意的人的成果被免费分食。我们要承担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大街上一个餐厅不会让你免费吃三天,但是我们碰到知识产权、版权和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免费享用别人几年甚至十年的劳动成果没有什么过意不去的,这其实是一个悲哀。

田溯宁(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

未来云计算的结果每一个终端像书本一样的价钱,书本是多少钱?几千元、几百元,这就是云的未来。变革的因素就是便宜、简单,互联网就是这样的过程。十几年前我从事互联网的时候,互联网的e-mail已经存在,但非常贵,邮件这么便宜的东西,这么方便,当时没有人考虑过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但计算变成无所不在,由于便宜和方便,生命力是无穷的,这就是一种变革。

倪正东(清科集团创始人):

为什么新浪和腾讯的微博打得这么厉害?我们要调整江湖老大的地位,以SNS、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必然改变互联网格局,百度没有、阿里巴巴也没有,可能会丢掉很大的一块。其实我们讲中国的互联网和IT经历了三波,一波是门户搜索已经很成熟了,第二波是SNS和电子商 务,这正是最热的时候。

我们看好移动互联网,不管是泡沫也好还是什么也好,能够把握的机会是在泡沫里面赚到钱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