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被业界称为“钢铁沙皇”的沈文荣再一次步入人们的视线。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手将沙钢集团带上国内最大民营钢铁企业位置、并进入世界500强的沙钢集团掌门人沈文荣,正在逐渐将其在沙钢的权力下放,长期由沈文荣兼任的沙钢集团总裁一职,最近正式由原沙钢集团副总龚盛担任,而沈文荣目前只担任董事局主席一职。这似乎意味着,已经年届65岁的他,开始为选择自己的接班人布局。
沈文荣1968年中专毕业后成为沙钢前身——江苏省沙洲县锦丰扎花剥绒厂的一名钳工,其后不断升迁,1983年在钢铁厂正式与母厂扎花厂分开的当口,出任钢铁厂副厂长,次年7月扶正。从此,沈文荣与钢铁结下不解之缘,即便后来官至张家港市政协主席和市委副书记,沈文荣的办公室也一直设在沙钢。其后的25年间,沈文荣强悍的个性不断融入沙钢,并沉淀成沙钢强悍的基因。
1984年,刚出任领导职位的沈文荣就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到1988年,沙钢窗框钢产品达到13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一度成为该细分市场的价格制定者。1988年底,当沙钢积累了1亿多元资金时,沈文荣把家底都砸进去,从英国购买了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生产螺纹钢,这一项目在1992年投产后不久,中国就迎来了基础建设的高潮,3亿元投资不到3年就全部收回。
2002年,沙钢又以2.2亿元从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手中买下其子公司霍施钢厂,将这座世界上最壮观的工厂整体搬到中国,沙钢的产能因此跃升到1000万吨。这一交易成为沙钢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跟沈文荣较为熟识的一位媒体界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收购霍施钢厂对沙钢来说是历史性的重要事件,这让沙钢一跃成为国内一流钢铁企业。
“沙钢内部的职工对沈文荣的评价都是比较高的,沈文荣在管理方面非常有一套,在企业内部作风很强悍,做事有效率,敢说敢干,有冒险精神,人又比较勤奋。”上述媒体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在业界看来,沙钢的成功与沈文荣“像铁一样强悍的性格”密不可分。冒险、坚持、雷厉风行——这是沈文荣强悍性格的三个元素。
作为沙钢集团的掌门人,沈文荣每天早上5点起床,到车间去转一圈。在6点30分职工开始陆续进入工厂时,他坐在工厂大门口的石凳上迎候员工,并当面给车间的班组长布置工作。每天早上7点钟高层领导的例会,他会准时到场。
他每天都能坚持工作至少10个小时,而且不觉得累,摆弄钢铁是他最大的兴趣。多年来,沈文荣一直住在厂区70平方米的宿舍房中,其标准与普通职工的宿舍绝无二致。
沈文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并不在乎别人叫他“钢铁沙皇”,并承认自己“强悍是存在的,但我是不断地在否定自己。30年就是在不断地否定之中度过”。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