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召开的“2010.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上,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抨击“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时刻在妨碍竞争”。
这个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按照张的看法,其实也就是权贵资本主义,它是官商结合走到极端的一种产物。
并非张朝阳一人有此隐忧,吴敬琏先生早就警告说:有两种前途严峻地摆在全体中国人的面前:一种是政治文明下法治市场经济的道路,另一种是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
什么是“权贵资本主义”?按照庄礼伟先生的研究,权贵资本主义原是针对亚洲一些国家的执政权贵阶层的贪污腐败而提出的。
庄礼伟认为,亚洲式权贵资本主义除了“商界和政界不道德的结合”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性:前现代性,即无权势者缺乏独立人格,依附心态非常严重;体制性,如政治上的崇拜权力,经济生活中过多的政府干预,法制不健全等等;家族性,家族、密友利益超然于法律和市场经济的应有秩序,贪污金额普遍巨大;全社会性,上行下效,各种层次的朋党关系、密友关系从低到高形成了全社会性的金字塔式的网络结构,精英和权贵阶层的大面积腐败,使市场经济秩序极度混乱,社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这些特性的很多迹象已然在我们身边显现,但在互联网业,张朝阳是第一个出来抨击这种危险发展趋势的企业家。
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在当下大环境中,中国互联网业已很难独善其身,这个行业在高歌猛进的年代所生发出来的理想光环正在消失。
我所说的理想光环,并不仅仅指一代互联网企业家欲用互联网改变中国社会的雄心壮志,更包含这些企业家认为自己是特立独行的一群(the best),而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不过是“其余的人”(the rest)的那种认知。
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自信?
首先,因为相对于中国其他领域的企业家攫取第一桶金的“原罪”,互联网领域产生的财富似乎是“干净钱”
其次,相对于中国本土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任人唯亲、缺乏制衡、动辄“脱轨”的管理,互联网企业似乎从诞生的第一天就产权明晰、治理结构优良且面向国际市场,互联网企业家们被称为“阳光富豪”和“知识英雄”。
并且,更重要的是,本土互联网企业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击败了各自的国际对手,这是在中国经济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完胜场面。
而在今天,知名互联网企业家张朝阳出来大声疾呼,“创新来自于公平的竞争,而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在无时无刻地妨碍竞争。”“一个基本点就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平性的追根问底,只有公平的最大限度的实现,才能让有才能的个人和组织脱颖而出,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性。”
毫无疑问,这意味着阻碍创新和扼杀竞争的情况会阻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我没有和张朝阳交谈过,但我想,以张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请注意,我说的不只是像张朝阳这样的大企业家,还有众多中小企业创业者)可能忧虑这样一些现象:。互联网曾经是中国经济中被管制最少、准入门槛最低的行业,企业家精神得以在这个行业充分爆发。然而,今天的互联网已经“许可证准入制”,在限额发放的稀缺性资源之上很容易产生寻租和黑幕交易。。新媒体蕴藏的巨大商机和市场,开始引来国有资本的垂青,导致这个领域的运营风险升高,在网络视听领域,运营风险是触手可及的。。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本该充分竞争的行业,要鼓励创新与竞争,警惕垄断的后果:没有创新、没有服务、唯利是图。如果在互联网业也出现垄断进竞争退的情形,行业所有的活力都将丧失殆尽。。监管有度,网络企业不能动辄得咎。目前网络行政的监管主体几乎遍及政府各大部门,各行政部门根据本部门主管的行政业务对互联网出具各自相关的法律、法规,无形中增加了互联网企业的“制度成本”,同时也容易造成行政部门相互推诿责任和争揽权力。于是“偷菜”必须变成“摘菜”;手机搜索引擎把“美女”列入敏感词管理;QQ群因含动漫词汇而面临关停……
互联网不是当年的神奇之地了。
在2009年很流行的一本书《沸腾十五年—— 中国互联网1995-2009》前言中,作者林军曾用充满激情的笔触写道:“本书记录了一群在中国创造属于自己历史的人以及他们的故事,他们是在中国互联网自1995年兴起的波澜壮阔中的弄潮儿……这些人的名字直至今天依旧如雷贯耳,他们的故事恒久流传。”
中国互联网还会产生新的故事吗?老故事还会恒久流传吗?无人知晓。
由此,我们可以深切理解弄潮儿张朝阳为何如此紧张与忧虑。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