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死亡奶农高景民出院登记信息 日前有网民爆料称光明牛奶保鲜剂致黑龙江奶农中毒身亡,光明乳业紧急辟谣称农户死亡因误食烧碱所致。当...
死亡奶农高景民出院登记信息
日前有网民爆料称光明牛奶“保鲜剂”致黑龙江奶农中毒身亡,光明乳业紧急辟谣称农户死亡因误食烧碱所致。当地官员表示,农户死亡事件不涉及食品安全。
奶农误食保鲜剂身亡
据网易财经报道,3日上午,用户名为王小三的博主在某知名微博上发布题为《多少毒奶粉可以重来,光明奶农误食“保鲜剂”身亡》的微博,微博中称:1月8日黑龙江汤原县38岁奶农高景民,误食光明乳业认可的牛奶收购商配发的牛奶“保鲜剂”,于1月16日身亡。据死者遗孀说,通常每吨奶要放1斤这样的“保鲜剂”,才能确保牛奶在保存期间不会变质,而事发十几天汤原县未弄清“保鲜剂”成分,也未对“保鲜牛奶”流向进行追踪。
随后,微博认证为深度调查记者的李继锋继续发微博透露:目前加入了这些“保鲜剂”的牛奶已有16吨被该奶农家售出,目前去向不明。值得注意的是,这条微博附带的图片中露出了CCTV的麦克风台标。
光明紧急辟谣
3日下午,光明乳业迅速在其官方微博辟谣称:2013年2月3日,新浪微博用户@王小三 发布的「16吨有毒牛奶流向何方」微博,因发布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我们已经向汤原警方报案。光明乳业还郑重声明,其下属黑龙江光明佳原乳品有限公司自2012年6月1日开始因设备维修已经停产,没有收购原奶,其次,该户奶农从未与黑龙江光明佳原乳品有限公司签署供奶协议。辟谣微博将此事件定性为:“该农户死亡原因为个人误食烧碱所致。”并表示光明乳业将“对擅自发布虚假信息微博责任人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同时“呼吁广大博友拒绝不属实信息,共同努力净化微博环境”。
官员:不涉及食品安全
据网易财经了解,死亡奶农高景民的医院诊断结果为碱中毒,据汤原县公安局的尸检报告显示,误食牛奶保鲜剂后的高景民是在2013年01月8日零时许被其家属送往医院后,历经八天抢救后无效死亡的。
网易财经从有关消息人士方面了解到,目前已有两家中央级媒体在汤原县对此进行调查,面对的两家中央级媒体的采访,当地主管食品安全的副县长马春杰表示:这件事不涉及食品安全,保鲜剂的事可以去问畜牧局。
光明乳业近期问题
出现乳矿物盐
据证券日报去年9月报道,有消费者投诉,光明一款标注针对“1-3岁宝宝”的小小光明宝宝奶酪产品的包装盒配料里含有“乳矿物盐”,而卫生部对其使用范围的规定并不包括该年龄段的婴幼儿。在事件曝光后,光明乳业做出了下架处理。
根据根据光明乳业官方公告显示,为避免138g(6杯)小小光明宝宝奶酪产品在包装上给消费者带来误导,目前已将市面上的产品全部回收,为此对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表示歉意。不过,光明在道歉的同时还表示,产品中含有乳矿物盐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配送奶变质
去年9月,上海多个区的光明乳业订户发现收到的220毫升装的光明小口瓶鲜牛奶味道怪异,疑为变质。对此,光明承认投诉达952人次,又指是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家住浦东的蒋小姐则告诉记者,平日打开牛奶瓶盖时能够闻到奶香,但昨天的牛奶并没有奶香,却有一种“怪怪的”味道。在把牛奶放入微波炉加热后,蒋小姐闻到了明显的酸味,喝了一口后发现酸味强烈,便弃而不食。“后来打了客服电话,客服说可以退还当天的奶钱,但我说我已经喝下去了怎么办,客服就说,只有去医院,医生开证明证实身体不适完全是由于变质牛奶导致的,才能够退钱。”
针对此次光明配送奶酸败事件,上海市质监局9月8日下午表示,在上午收到投诉后即进厂展开调查,责成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善后工作,并提醒市民,“在食用生产批号为20120907的220ml光明小口玻璃瓶装牛奶时,若发现牛奶有异味等异常现象,请停止食用。”
频遭投诉
据东方早报2012年10月报道,光明牛奶又遭投诉,再次因产品问题道歉。有市民反映,其购买的光明鲜奶中发现漂浮的蓝色固体颗粒物。光明方面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共接到两位消费者的相同投诉。出现颗粒物的原因为加工时摩擦出的塑料瓶盖颗粒。
6月15日安徽省颍上县部分学生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不适甚至呕吐。
6月27日上海质监局获悉,6月25日乳品二厂生产的950ml光明“优倍”渗入清洗剂成分。
7月20日广州市工商局抽查的部分光明奶油和50%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
9月8日上市的光明220ml小口瓶鲜奶部分批次发生酸败,官网下午发布声明称,已接到952人次投诉。
9月18日光明乳业旗下“小小光明宝宝奶酪”被指配料中含有婴幼儿食品中禁放的乳矿物盐,上海市工商局通知各大超市卖场对问题产品进行下架。
扩张下的管理漏洞
光明乳业近期在下游产业连续爆发多起食品安全事故。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营销专家陈小龙表示,光明在下游管理上存在较大问题,直接表现在内容管理上面,如生产、储运等这些最基本的营运问题上面。
他还称,管理频出问题与其贪图快速扩张的急躁心理有关。光明近年来销售年增长在10%~20%,这个速度远高于蒙牛。但随着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光明在成本投入上不断增加。
宋亮估计,今年光明乳业比去年成本上升近20%。这也导致光明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下游产业链投入,从而加大了风险。“去年光明乳业就曾爆发物流人员罢工事件,而近期牛奶酸腐事件即是物流环节出现问题。”乳业专家表示。
另有乳业专家也向记者分析称,近年来,蒙牛、伊利放缓了扩张步伐,光明为了急于抢占二者留下的市场空间,加速扩张,而高速扩张带来高成本压力,为了节约成本,加上管理没有跟上,埋下风险隐患。
品牌研究方面的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品牌价值是企业最宝贵的价值,如果负面不断,肯定会对品牌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光明乳业问题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光明乳业的销售。特别是在光明乳业大本营华东市场,光明乳业销售业绩不但很难实现增长,还可能下滑。其华东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将因此大大动摇。”
陈小龙建议,光明可以借此次“宝宝奶酪”事件,重新排查和修订一下企业的营运管控流程,以避免下一次危机的产生。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