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茅台“控量报价” 山西汾酒遭质疑
据《第一财经日报》10月15日报道,根据公司公告,山西汾酒从今年3月29日开始对部分产品对外售价进行调整。上海一家外资券商分析师透露,公司在提价策略上的失误在于没有提价前控量,大量出货,上半年报表亮丽,但提价后市场价格一直比较混乱,三季度公司开始采取控量政策。而在这一政策的后果将导致其终端需求不是非常旺,预计销量可能会下滑。
对于白酒企业来说,控量保价的措施是企业经常惯用的剂量,而茅台就是成功的代表。然而,对于汾酒的这一做法,却招来了市场的喧哗。
据《证券日报》今天报道,在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看来,保价限量政策广泛应用于整个白酒行业,是白酒公司应对价格体系告急时常用的措施之一。山西汾酒保价限量政策虽可能对其下半年销量造成一定的下降,影响公司三季度及下半年业绩,但保价限量措施也将稳定企业产品价格体系,保证产品价格不至于过度下滑,遏制终端降价及经销商抛售的行为。
虽然对于汾酒控量保价的做法众说纷纭,但是对于10月10日发生的机构抛售导致公司股价大跌的行为,也给了市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为此,将在10月21日才发布三季报的山西汾酒也留给了市场一悬念。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