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房博会成交低迷广州3月内拟推地1.2平方公里
每经记者 徐学成 发自广州
进入9月份,广州显然加快了推地的步伐,未来3个月将有1.2平方公里的地块大举入市,但在调控升级的背景下,完成土地出让收入的难度正在加大,扭转土地市场的低迷或许只是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
两地块遭遇“零举牌”在18日的房博会上,广州再次推出3幅住宅地,最终两块遭遇“零举牌”,1块地以溢价10%的价格成交。
据了解,此次出让的3幅地块有1块位于广州白云区,另外两块则位于广州番禺区,3块地总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总挂牌起始价超过11亿元。
不过,该日的拍卖会上仅有4家开发商现身,万科和保利地产也在其列。最终,只有位于番禺区的一幅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的地块进入了竞拍环节,最终溢价10%;其他两块地则遭遇“零举牌”,其中位于白云区的地块由万科以12.69亿元的地价购得,另外一块地则只溢价4%。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3幅地块均属于“限地价 竞配建”地块,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和公租房均要占据一定的比例,这3幅所谓的“靓地”的吸引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推地或是“一厢情愿”这是继9月1日“9连拍”之后,广州又一次较大规模推地。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9月1日推出的9幅地块中有8幅地块以底价成交,只有1块地溢价100万元;9月5日推出的条件较好的开发区某地块也仅仅吸引了两家开发商前来竞拍,而此次土地拍卖则延续了这一状况,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广州土地市场已经开始显现日渐低迷的趋势。
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广州的土地出让收入为163.12亿元,同比下降17.14%,仅完成全年目标的1/4左右。
在未来3个月内,广州还将向市场推出52宗地块,用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而截至9月18日,今年广州实际公开出让的经营性用地面积也不过1.5平方公里。
另外一个“变化”则是,今年广州商服用地的供应量将比往年增加五成左右,相关分析认为这也是住宅调控之下地方政府的 “避险”之举,不过地产专家韩世同指出,这其实也是广州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但就土地市场来说,地方政府加大推商服用地的力度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商服用地有其特殊性,并非每块地都适合发展商业。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