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深圳、北京、重庆等地也正在反思经适房建设,并考虑逐步淡出这一市场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广州、上海、重庆等地正在反思经济适用房模式的弊端,并有可能在未来淡出经适房建设。
《上海证券报》消息称,广州市住房保障办近期约谈了倡议“全面停建、停售财政投资的经适房和限价房”的广州政协委员、广州新城市集团总裁曹志伟。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并答复称,广州已经逐步降低经适房、限价房所占的比例,并正在研究进一步严格管理已售经适房和限价房的转手交易。在必要时,政府将运用有优先认购权回购转手交易的经适房和限价房,以便循环使用。
而在上海,报道称,考虑到经适房可能供给过量,上海不排除考虑经适房用途变更的可能性。“用途变更有两种可能:一是转公租房,成为政府资源;二是改为市政工程的配套商品房。”
该报道还表示,深圳、北京、重庆等地也正在反思经适房建设,并考虑逐步淡出这一市场。当地业内人士表示,经济适用房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一直是地方政府考虑的内容。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在房改过程中由政府推出的新型房产种类,原意是“适合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房”。它与“限价房”、“廉租房”等种类,均是我国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自从1998年房改开始后,特别是由于近年来房价越走越高,经济适用房存在的“猫腻”现象愈发严重,常有明星、富豪住经济适用房,经适房小区跑奔驰、宝马等现象被曝光。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今年则计划完成1000万套的保障房开工任务。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数百万套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是否会有变化。■
(财新记者 徐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