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摆式列车的意义

2011-06-24 00:07:44 | 作者: 高江虹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这不是一个陈旧的话题。

重提摆式列车,或可提供一条解决铁路提速与铁路负债之间如何平衡的思路。这一路径曾经被激进派所抛弃,如今铁路回归理性发展,是否应该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的运营效益。

“摆式列车可以说是非干线铁路提速的最好选择。”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芾指出,我国目前93000公里的铁路线上,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线路都是弯道,如云贵、广西、福建等地,在这些线路上进行改道或重修新线,成本将非常高。

据目前通行的成本估算,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每公里的成本约合6000万-8000万元,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高铁线路,造价更高达每公里1亿元以上。在这些新线的建造成本中,沿线用地成本和线路的土建成本一般占据85%的份额,其余车辆购置、牵引制动和信号系统等成本只占了15%左右。

在既有线上跑新时速列车划算,还是斥巨资修客运专线划算?这个可能不是一个简单比较的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企业而言,投入的每一分钱,是需要有合理的回报的,运营效益必须是企业考虑的重中之重。

三茂公司为购买摆式列车曾做过详细的财务测算,当时按其自有资金投入3000万元,其他6880万元来自银行贷款来测算,只要该线路上座率达到60.4%,这个项目就可以保本,投资回报期可以小于8年。而这个项目预计平均利润为1000万元,年平均利息97万元,年平均利税总额为1279万元,因此,其全部投资利润率可达11.1%,全部投资利税率为12.95%,资本金利率为33.33%。

上述财务数据显示,当初三茂用摆式列车运营,算得上是一个漂亮的投资计划。而据记者了解,三茂定制两列摆式列车是准备用于商务及旅游客流,因此设计比较高端。造价近1亿元,若是减弱标配,作为普通车使用,成本应该还能降下不少。

铁道部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初弃用摆式列车,有着复杂的原因,到目前为止,铁道部仍旧没有重新启用这一技术的讨论。

“我国铁路应该多元化发展。”李芾表示,事实上像德日法等高铁大国,虽然不算停止高速列车的发展,但其仍旧保留摆式列车的份额。据悉,德国有10%的机车使用摆式列车,日本也有同样的比例,意大利、瑞典、芬兰和挪威等国,使用摆式列车的比例更是高达50%。

“在这些国家,摆式列车的时速最高的可达270公里,相当于高铁了。”李芾表示,在我国,多数路段的曲径比较小,料最高只能跑200时速。但即使能达到200公里,已经很了不起。因为我国目前很多铁路线的时速仍在100公里以下。

“主干线上使用客运专线,多山地区使用摆式列车,将是相当经济实惠又高效的铁路运营格局。”李芾期待有关方面可以重新考虑摆式车的市场化问题。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