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营销”渐成潮流 噱头大于效果?

2011-06-21 01:15:34 | 作者: 每经记者 陈莉莉 发自北京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编者按】企业“微营销”渐成潮流 噱头大于效果?

每经记者  陈莉莉  发自北京

 

    6月13日夜,快书包网上书店董事长徐智明发了一条微博:“感谢新浪选择我们做企业版内测。今天快书包新增粉丝近千。”随后几天,快书包的粉丝数量一直在持续增加。

    新浪微博推出企业版,目前在内测阶段。一时间,关于企业与微博的微妙关系又引发新的关注。

微博或被过度营销

 

    “新浪微博的企业版,具备个性化页面展示功能设置、数据分析服务、沟通管理后台等功能,具有营销工具、舆情监控、展示设置、自助推广等功能。企业用户可以设计个性化微博域名、添加新模块。目前暂不接受申请,不久之后开放线上申请。”新浪相关人士介绍。

    有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微博营销!新蓝海的第一滴血。领悟了Twitter、facebook在商业应用领域的核心功能。微博电子商务马上就来了!企业微博如果能成功,新浪对百度竞价排名的杀伤力会不小!”

    也有观点认为,“微博已经成了谣言和广告的天下,照这样发展下去,BBS的今天就是微博的明天,微博越来越无趣了。”

    当无数人都拥有同一个工具时,这时它会被赋予很多色彩。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佩德罗·雷诺说,“微博是一个情绪媒体,正面而且平静的信息得不到更多的关注,能产生情绪波动的才会被更多地关注,对于企业来说,微博是一个很好的公关品牌工具,企业应当及时关注来自消费者方面的声音并做及时反馈,比如说某汽车厂商要出一款新车,在此之前,作为厂商要观察消费者的声音,如果有关于产品的不和谐的声音,可以及时做调整,这就能形成正面的效应。”

    但现在的问题是,在  “僵尸”、“画皮”、“刷粉丝”、“垃圾信息”等泛滥之时,“微博被过度营销了,被反搜索,都是人工操作,这对微博的发展不利”,推立方创始人张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噱头大于实际效果?

 

    知名投资人薛蛮子曾表示:“微博的发展刚刚开始,以后它往哪个方向发展,目前谁都看不清”。

    张军(化名)曾经做过水军,做过网络事件幕后推手,在对当下做  “微博营销”的机构分析后,他认为,微博营销还处混沌期。“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微博营销,当下的微博手段,只能称为微博应用,微博的本质是什么?是求认同,没有认同,都是僵尸粉丝,或者都是打酱油的,最终效果何在?”

    目前更多的微博应用主要方式集中在资本寻租、资源寻租、关系寻租,微博多作为企业或者组织或者个人的品牌和公关的工具。“我原来是做水军的,有过幕后推手的操作经历,我知道幕后都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人都说凡客诚品微博营销做得好,试问凡客诚品是通过微博做起来的么?它先是有一系列的路牌广告,然后通过微博做了一定的推广,但是微博给它带来多大的产业价值呢?”

    微博应用目前还没有经典案例。“无论是以此为生的微博组织或者机构,还是企业,我们要想一想,对于微博的应用,我们是不是走偏了?”

    Twitter在美国的应用也没有那么被“产业价值”,它是“一个私人化媒体”,需要的是“没有投机地分享和真诚”。当下存在的  “企业与微博应用机构的关系从国际上来看属于过度状态,没有坚实的根基”。

    某快消品领域著名品牌公关总监告诉记者:“最近要签定一笔网络营销的合作协议”,对微博营销的前景,他表示,“看不清楚,观望状态,噱头大于实际效果吧。”

/相关案例/

 

大企业不是我们的菜

 

每经记者  陈莉莉  发自北京

 

    凌晨,27岁的张振波和他的合作伙伴在北京的新办公室中忙碌着。“经常到深夜12点以后才睡觉,5点又要起床。”张振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这家名为“微传播”的公司以微博为媒介,搭建拥有粉丝的微博博主和企业营销的平台。去年10月,微传播成立时仅有3人;12月,微传播正式上线,现在有员工近20人。

    “业务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粉丝的微博博主,另一部分是有营销需求的厂家。”张振波向记者介绍,“厂家悬赏发布有偿信息,希望有粉丝的微博博主转发他们宣传信息类型的微博内容。拥有粉丝的微博博主,每个人的佣金按各自微博的粉丝数量区分,例如粉丝数在50至100人之间,转发一条佣金为0.3元;粉丝数在1001至2000人之间,转发一条佣金为1.4元;粉丝数10001至20000人的价格为8元,最高一项是粉丝数40万人以上,转发一次是100元。”。

    对一直热门的“微博营销”、“企业托管”,张振波表示,“微博是一个特别的营销工具,每个人有自己的交际网络,每个人有自己的影响力。广告主发布一个任务,会有十几万到上亿人看到,我们看中的就是微博的‘核裂变’性格。在公司平台中主要是中小企业,大企业来的不多,大企业现在还不是我们的菜。”

    “很多时候是广告主主动找我们,几十元钱的营销投入可以让几十万粉丝看到,最终能不能达成交易,这和微博内容有一定关系,因为最终还是以内容及创意为王。”张振波表示。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广州:020-89660257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