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两周的波恩气候变化谈判预备会结束。
《京都议定书(KP)》小组的会议当日休会,长期合作行动(LCA)小组的会议直到当天晚上八点才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认为,长期合作行动小组在德班会议之前,应召开不同内容的研讨会,继续探讨和加深对不同议题的理解和交流,以便在谈判会议上加快议程的讨论。
此次波恩会议中最主要的关切点是,到2020年全球减排有50亿吨到90亿吨的缺口。这要求全球采取共同的紧迫的行动,做出更高的减排承诺。
非常遗憾的是,作为《京都议定书》签署国的日本却试图埋葬《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俄罗斯在支持《京都议定书》的最后一刻加入《京都议定书》,使《京都议定书》得以生效并实施。加拿大在蒙特利尔市极富天才地发起了第二承诺期的谈判,但现在却背道而驰。其他发达国家也同时对《京都议定书》设立了不能被接受的先决条件。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已成了名存实亡的“植物人”,并严重地危及《京都议定书》的存在。美国至今没有做出与《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可相比的减排目标承诺,没有改变其对国际条约的法律地位的挑战和质疑的立场。巨大的减排缺口也同时要求除基础四国以外的排放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做出本国的低碳发展规划,并实施与自己应对能力相符合的国家减缓行动(NANAs)。
在波恩谈判中,有一些提案很有意思。瑞士退休的谈判代表成员指出,把《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延长一至三年,使大家仍有时间对第二承诺期进行谈判。有些发展中国家说,《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附件1国家中承诺的国家少了,例如只有欧盟和几个小国家,也可以接受。但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必须提高减排目标承诺,使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到2摄氏度。美国认识到,中国努力降低碳排放的增长,但要求中国增加透明度。
建立绿色气候资金及其常务委员会是资金支持议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波恩会议上,美国在各种资金来源的讨论中不遗余力的设置障碍。在德班会议上,发达国家要将其中期资金(2013-2020)的计划提供大会讨论。从目前的时间来看,绿色气候资金的法律地位、组织架构、资金来源和分配指导方法等,尚无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并取得共识。
对减排行动和方案进行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和LAR/ICA(国际咨询和服务)的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仍存在着不少分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谈判中如何定义“平衡发展”,也持有异议。
南非代表团在波恩会议上,与各国代表团进行一系列非正式的咨询,讨论德班会议的期望重点。南非代表团认为,在三个层次上与利益相关者、谈判代表团和专家开展咨询。咨询会议计划每月召开一次。六月份会议集中讨论减缓、MRV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七月份将讨论减缓的一揽子计划;八月份会议集中在资金支持议题上;九月份会议处理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十月份讨论政治细则问题;十一月重点是共同远景和法律选择方案。上述这些讨论将与墨西哥轮值主席协调。咨询结果将在三次部长会议上,即“德班计划”,寻找政治折中方案。在九月份由墨西哥组织的联合国全体大会上,希望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德班会议谈判发挥关键的和领导的作用。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缔约方大会(UNFCCC)的秘书处执行主席克雷斯汀娜·福德罗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明波恩气候变化会议上的进展情况。克雷斯汀娜着重指出,这次波恩会议上揭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是,发达国家如何在气候变化恶化的情况下,在更大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减排承诺。《京都议定书》仍非常关键,它的规则,如加强减排行动的质量和监督,以及使用市场机制达到低成本的减排都是有用的。
在针对《京都议定书》第一、二承诺期之间的间断可能性,克雷斯汀娜指出,各国政府需要更加努力,并寻求一个中间的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在如何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行动的问题上,克雷斯汀娜说,波恩会议为德班会议的进展铺平了道路。波恩会议在适应问题上提交了适应委员会的管理、构成和具体规范,德班会议将能使适应委员会具体的运作起来。
克雷斯汀娜还指出,推动全球清洁技术合作的技术转换机制取得了进展,例如气候技术中心及其网络,利于全球清洁技术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合作。
德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待人接物平静和感情内敛,做事严肃认真。我们对德国的波恩,平静地说再见。但却心潮难抑,此去德班的路途,必是崎岖。
(杨富强: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变化与能源高级顾问,昂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气候和能源项目官员)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