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农产品质量安全“十二五”目标:主要农产品合格率保持96%以上
每经实习记者 徐沛宇 发自北京
随着 “瘦肉精”、“膨大剂”等事件的出现,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
昨日 (5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目标已确定,“十二五”期间,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要确保稳定保持在96%以上。
据悉,2010年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6.8%、99.6%和96.7%。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末,力争实现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数达到1万个,其中农兽药残留限量7000个,新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200个,园艺作物标准园8000个,奶牛、肉牛、生猪、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500个,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300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农场500个。
上述负责人介绍说,“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形成部省地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品一标”推广、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和综合执法紧密衔接配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新建1个部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16个部级专业质检中心,健全完善32个部级专业质检中心和32个省级质检中心风险监测和信息预警功能,新建329个地(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和960个县 (场)级综合质检站。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农产品质检体系能力建设已纳入国家重点投资建设范围,2006年~2010年期间,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投入,总投资50多亿元。他说,“十二五”期间将是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关键期。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钱永忠表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残留超标等问题,另外一个是违法添加剂的问题。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强管理、强化培训、规范使用,对违法添加剂严厉打击,重点处罚,不留死角。
近期,江苏、新疆、山东等地纷纷立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5月25日审议通过;《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5月27日通过审议;5月23日,新疆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了《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草案)》。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