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身陷行贿门

2011-05-06 14:09:37 | 作者: 综编来源:华财网

【编者按】 中国经济网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直销公司——雅芳产品公司(Avon Products Inc)在周二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备案文件中披露,...

      

       中国经济网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直销公司——雅芳产品公司(Avon Products Inc)在周二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备案文件中披露,该公司已经辞退了全球内审和安全部门前主管,以及三位中国区高管,原因涉及中国市场发生的贿赂问题,其中包括向中国官员支付不当的差旅和娱乐费用。

  报道中说,被解雇的四名高管包括中国区总裁高寿康(S.K. Kao),首席财务长Jimmy Beh、中国区公司事务负责人孙长青(C.Q. Sun)以及全球内审和安全部门主管伊恩-罗塞特(Ian Rossetter)。据雅芳公司自己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公司已经于2010年4月份暂停了这四名高管的工作,因为公司进行的一项内部调查发现这四人有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U.S.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的重大嫌疑。

  《华尔街日报》今天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说,雅芳公司的内部调查人员发现了向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和日本的官员支付的数百万美元的问题款项,数额巨大。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最晚就发生在去年。知情人士透露,与此事有牵连的数位高管已经被停职,还有更多的人将被停职。

  此事令雅芳的声誉受损,牵制了管理层的精力,且公司可能会受到SEC和司法部的指控,并可能被罚款。雅芳周四将举行年度大会,届时此项调查很可能成为股东关切的一个话题。

  雅芳公司发言人詹妮弗-德怀尔-巴尔加斯(Jennifer Dwyer Vargas)拒绝回答调查相关问题,她表示雅芳将继续与政府机构合作调查此事。

  股价大跌

  腾讯网讯 北京时间5月6日早间,《华尔街日报》头条刊文《雅芳高管陷入行贿门股价大幅下滑》,现全文摘要如下:

  在本周二的交易中,全球最大的化妆品直销公司—雅芳产品公司(Avon Products Inc)股价出现大幅下滑,因为目前雅芳公司的几名高管因陷入行贿门而遭到解雇。由此引发的市场担忧导致该公司股票陷入卖空的窘境当中。数据显示,截止美股收盘,雅芳股价下滑5.3%至每股28.71美元。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贿赂事件回顾

  中国评论新闻网讯 据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调查结果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事件近10年来一直在上升,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世界银行估计每年向发展中国家出口金额的5%即500亿至800亿美元都流向了当地的腐败官员。

  在涉及到商业贿赂的“黑名单”中,不乏沃尔玛、IBM这样名列世界前茅的国际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所采取的“贿赂”的手段也五花八门。其中最典型的是直接向业务相关的权力掌握者提供礼品和礼金。

  2004年4月6日,电信设备生产商朗讯科技中国地区四高官因“在企业运营中存在财务舞弊及内部管理控制不力”而集体翻船,其中包括中国区总裁戚道协、首席运营官关赫德和财务主管、市场部经理。朗讯表示,该公司在针对《反海外腐败法》的执行情况对其23个国家的业务部门进行审查时,发现了中国区存在的问题。

  2005年5月,全球最大的诊断设备生产企业DPC中国子公司天津德普诊断产品有限公司被告发从1991年到2002年期间向中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国有医院医生行贿162.3万美元的现金,用来换取这些医疗机构购买DPC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德普公司从中赚取200万美元的利润。

  2006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恩照涉嫌在批准信息技术(IT)合同时收受贿赂,知名IT厂商IBM公司被卷入此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提到,IBM曾向一个协助行贿张恩照的销售代理支付了22.5万美元。

  除了直接行贿,另一种相对隐蔽的商业贿赂方式是为相关人员提供消费项目来代贿。

  2003年12月,沃尔玛曝出“行贿”丑闻。昆明沃尔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邹丽佳在报审昆明沃尔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时,为云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彭木裕的妻子程楠在香港导购,并为其支付了10余万人民币的购物费。

  2004年3月,世界500强之一、知名制药企业默沙东(MSD)公司解雇了20多名中国分区副经理和医药代表,理由是“假以学术推广的名义报销娱乐费”。

  另外,在商品和劳务买卖中,卖方从收到的价款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一部分返还给买方或其经办人,即所谓的“回扣”,也是商业贿赂的一种惯用手段。这种回扣有时会被贯以“奖金”的名号而合法化。

  2006年1月,日本著名油漆厂商立邦漆也身陷入“贿赂”丑闻。长春油漆市场工商管理人员发现,选用立邦漆的一些油漆工会得到额外的补助或者奖励。也就是说,立邦漆利用隐性的“回扣”收买施工人员,增加其销售业绩。

  “入乡随俗”还是“乡音难改”

  中国善于运用人际关系网络的文化更容易滋生商业贿赂的行为,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的时候也开始入乡随俗,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并不长,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制度,使得人际关系在经济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很有可能入乡随俗。而且中国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媒体也不像西方那样善于监督。

  然而,这并非跨国公司贿赂行为的本质原因,本质原因还在于跨国公司逐利性。

  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早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就已问题严重。1977年美国国会就发表了一个调查报告,该报告表明,4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承认曾经在海外行贿当地的公职人员,贿赂的金额高达30多亿美元。该报告在美国民众中引起轩然大波,因此也促成美国出台《海外反腐败法》

  所以有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中国导致贿赂的言论,是跨国公司在为自己的不正当行为寻找藉口。实际上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法制不健全和商业贿赂的阶段。这种现象绝对不仅仅存在于中国。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确实存在着法制不健全的问题。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可能会由于缺少必要的约束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行为。但是,这些跨国公司所要做的应该还是整治其自身的商业伦理。商业伦理对于一个企业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相对于监管制度来说,商业伦理更具有内在性和自省性。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