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美线、欧线价格均低于去年,加上油价明显高于去年,两头挤压,今年净利润可能弱于2010年
【财经网专稿】记者 王熙喜 5月3日,中海集运(601866.SH)董秘室谢佳(女)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今年美线、欧线价格均低于去年,加上油价明显高于去年,两头挤压,今年净利润可能弱于2010年。
谢佳此前称,“今年的盈利情况就看美线(注:美东线和美西线)4月底谈定的价格,每年4月底签订一年的运价,当中可通过燃油附加费等略有调整,”她告诉记者,今年美线签约平均价格约为1800美元/FEU,低于去年1900美元/FEU(FEU: 40英尺货柜, Forty foot Equipment Unit,约相当于2倍的TEU)。
谢佳告诉记者,去年一季度欧线1500美元/TEU,随后一路回落至年底1000美元/TEU,但仍高于目前900美元/TEU的价格。公司计划5月15日宣布提价275美元/TEU,若成功提价可大体盈亏平衡。“欧洲航线有竞争者1万箱的大船进入,运力提升,因此运价难以上浮。”
谢佳确认,公司业务主战场欧美航线运价全线下滑,一季度平均运价同比下跌0.67%,其中公司主要业务所在的欧线和地中海航线分别下降12%和18%。
谢佳告诉记者,公司欧线约占运力的30%,太平洋航线(到美国、加拿大,不包括南美)占36%,其余的是澳大利亚、中东、东南亚航线,价格维持稳定。
“运价低于去年,就看3季度旺季运量反弹情况以及业内是否理性竞争,闲置运力,使运价维持正常,”谢佳说。
“2011-2013年全球运力订单增长30%,也就是说每年全球运力增长10%,全球运力供给增速与需求维持弱平衡,运价回升幅度有限。今年2月份开始中东乱局导致油价意外暴涨,1季度Brent均值为105美元/桶,同环比分别增长36%和21%。由于今年伊始油价就高企,公司又没有安排套期保值,只能尽力压缩成本,超低航速运行。今年的净利润可能难以达到去年的水平,”谢佳称。
中信证券(6000030.SH)分析师杨鑫在研报中表示,一季度单箱成本接近单箱收入。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桶,公司成本将增加10亿元左右。
一季报显示,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24%,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同比下滑1.6%,实现营业成本64.94亿元,同比下降1.5%。2010年中海集运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上升7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2009年的-65亿元大幅回升至2010年42亿元。主要归因于2010年公司平均运价同比大幅回升了66%。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