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评断哪种 储能技术前景最好”

2011-04-26 00:43:31 | 作者: 房田甜 董 乐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国家风光储输项目储能设备招标的再次启动,储能技术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锂电池是不是最优选择?储能产业前景又将如何?

“所有的技术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朔认为,“我不能评断哪种技术的前景更好,但是储能产业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锂电单体越大,风险越大

《21世纪》:怎么看待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

林朔: 锂电单体越大,存在的危险可能越大,需要我们从电池的生产、安装和运用上去注意安全性问题。此外,如果很小的单体串并组成电池组,对电池的一致性要求也特别高,而电池一致性在电化学领域实际是挺有挑战性的技术。

《21世纪》:长远来看,是不是电化学储能技术更有市场?因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一些储能示范项目都是针对电化学技术的?

林朔:对电化学技术做示范项目,是因为相对于一些传统的储能方式而言,它在技术上还不成熟。

比如抽水蓄能它就不太需要做实验了,因为它的原理很简单,技术也非常成熟。不光是中国,全球来讲,抽水蓄能都是装机容量最大的一个主流技术。它属于小水电项目,和水力发电是有相通的地方,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容易。

市场有待开启

《21世纪》:很多人都说储能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大, 但是因为没有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使得行业很难快速发展。您怎么看现在的储能产业?

林朔:过去,电的发、输、配、用是必须在瞬间完成的,而储能加入之后,可以改变这样的模式,这是储能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从政府角度来讲,虽然没有把储能作为一个新能源的分支,但还是把它作为了战略新兴产业中很重要的一个议题。比如,在《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中,就第一次提到了储能。我相信,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一定能看到储能的身影。

一些地区也在陆续建立一些储能的示范项目,无论是对哪种储能技术、哪种储能的应用,都已经有所涉及。

此外,从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规划上看,其中也有储能的身影。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规划是从六个方面去规划,有三个方面都提到了储能的应用。

《21世纪》:您刚刚提到储能存在的基础,我们国家是否具有改变现有输、配、用电模式的需求?

林朔:这和新能源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我国新能源产业在2006年-2010年有一个大的发展。但今天储能还没有完全显示出它的价值,是因为目前仍以传统能源利用为主。

如果传统能源的枯竭在价格上体现出来,也就是价格提升,那么新能源以及新能源相关产业的价值才能被显现出来。那时,对于发、输、配、用电现有模式的改变需求就会明显了。

《21世纪》:现在很多省份上调电价,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意味着储能市场有了发展的机遇?

林朔:电价上调并不能完全体现储能的价值。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我们有峰谷电价,但是如果光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低估了储能的价值。因为加入储能之后,不是在发、输、配、用的某一个环节发挥作用,而是在这整体这条线上,都帮你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用户端,实际是减缓了尖峰电站的建设问题,而且提升了整个线路的效率。但这种效率的提升,以及对尖峰电站建设的节省,我们往往不会去计算。

现在关键在于,计算储能价值的体系怎样建立起来。目前,这个体系没有形成是因为储能的买单机制没有形成。因为储能而获得利益的几方,他们各受到了多少利益,应该怎么样计算?所以储能产业的现状,不是因为它不受重视,也不是因为它是处在刚开始的阶段,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受资本追捧

《21世纪》:但是在国外,比如日本和美国,已经可以见到很多商业应用的储能项目,他们的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林朔: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日本就开始注重从用户端进行新能源和储能的结合使用,去节省很多没有必要建立的电力线的铺设等等。在日本,太阳能的利用非常广泛,很多村落屋顶、墙壁上都是太阳能板,村子周围往往会有储能电站。

美国对与储能的研究应该是近十年才开始展开的,但是步伐很快。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接入,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推行的新能源战略的一部分。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缓解就业压力,技术输出。

奥巴马政府有一个美国经济复苏与再投资计划(ARRA)中,其中有16个项目是针对储能的。

《21世纪》:您认为,储能技术和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

林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仍是各种储能技术长期的并存和共同发展的趋势。而且,在一些储能应用的场合可能是不同技术结合使用的。

未来储能市场的发展还要看政策的支持程度,但是大家都很看好这个产业。从风险投资或者资本市场对于储能的关注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各种储能公司披露融资项目的并不是很多,但我们知道很多企业都拿到了资金支持。

资本市场上,国外的公司比如beacon power、A123,他们近三年的财务报表都是负的。但是仍然有很多资本追捧他们,就是因为大家相信他们拥有未来。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