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膏”未了又现“硼砂牛肉” 添加剂滥用成潜规则

2011-04-22 02:50:12 | 作者: 每经记者 徐学成 发自广州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

【编者按】“牛肉膏”未了又现“硼砂牛肉” 添加剂滥用成潜规则

每经记者  徐学成  发自广州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瘦肉精”、“牛肉膏”等“新名词”引发了各界对食品安全、食品造假等问题的关注。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报道,在官方还未对“牛肉膏”作出最终解释之前,广州市工商局关于其“合法”的判定招致各界口诛笔伐。

    而在一些方便面调味料中添加“牛肉膏”,也被称为“公认的事实”。广东省系统食品质量安全专家组首席专家陈永泉一番“‘牛肉膏’其实早已成为市民的家常便饭”的言论再度令舆论哗然。

    专家指出,食品问题接连出现的根源,还是食品添加剂滥用的问题。更可怕的是,民间不法商贩“创造性”地使用闻所未闻的添加剂,不仅在挑战消费者心理底线,同时也在挑战有关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的诸多空白。

    “牛肉膏”事件还未最终定性,“硼砂牛肉”风波再起。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挑战消费者的心理底线。

硼砂变“染色剂”

    佛山市南海区检察院4月20日披露,为了把猪肉变成牛肉贩卖,个体经营者谭某将硼砂、豆粉等混合成“染色剂”,浸泡16吨猪肉批发给他人,涉及销售金额约23.4万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早在去年7月,南海中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就曝出有不法商户利用硼砂、豆粉等混合成“染色剂”浸泡猪肉,假冒牛肉出售。

    据悉,去年7月26日,谭某从南海大沥镇买进550斤猪肉,运进自己开的肉胶加工场加工。加工过程堪称神奇。猪肉切片之后,在一种由猪血、硼砂、豆粉等混合物构成的“染色剂”里浸泡,而后这些猪肉会变成牛肉色,原重550斤的猪肉可增加150斤,至700斤,且被制成假牛肉。

    在仿制成牛肉之后,谭某仍以6元/斤的批发价出售,赚取增重后的价差。而购入者则以牛肉价格出售,利润惊人。

    据悉,谭某于今年3月14日被抓获。佛山市南海区检察院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目前,该案已移交南海区公安局继续侦查,不排除发现更多不法行为的可能。

行业内闻所未闻

    经质监部门检测,在谭某使用的  “染色剂”中,硼砂含量高达3800mg/kg。

    公开资料显示,硼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连续摄入后会在体内蓄积,妨碍消化酵素作用,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危害,引起急性中毒等。儿童只要摄入5克硼砂,即可致死。

    硼砂对人体的毒害性大,但由于添加硼砂可使食品蓬松、有弹性,从而改善食品的口味,一些不法商家还是在腐竹、面条等面粉制品中添加硼砂。究竟含量多少,普通消费者极难判断。

    早在2009年,卫生部就下发《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将在肉及肉制品生产中添加硼酸、硼砂等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列为打击重点。实际情况却是,在食品中非法滥用添加剂至今仍是行业内无法准确控制的问题。

    肉业分析师何中华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硼砂、豆粉等“染色剂”浸泡猪肉仿制成牛肉在业内还闻所未闻。

    何中华说,针对这一情况,目前中国肉业协会方面也在调查,还不清楚具体情况。

添加剂滥用成潜规则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何中华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出现的根源是食品添加剂被滥用。

    他表示,现在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业内也存在较大争议。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首先,以目前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程度,几乎不可能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其次,最近出现的一些前所未闻的添加剂,没有被收录进“明令禁止使用”的法规范围,这类添加剂能否使用,在法规上还是空白;此外,即使被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也有限量的问题,如果一些被不法商家滥用,后果不堪设想。

    何中华表示,我国食品工业在制定行业标准时,没有从产业链角度去考虑,存在不科学、不严谨的弊端。

相关新闻

合肥辟谣:未发现用“牛肉膏”使猪肉变牛肉

每经记者  张娟娟  发自上海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4月21日)从合肥市政府获悉,针对4月13日媒体报道的合肥市场“牛肉膏”问题,合肥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工商、质监、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迅速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合肥市场没有发现非法生产、使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的情况,是记者自行买回“牛肉膏”,将猪肉变成牛肉味,写了耸人听闻的《神奇“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的报道。

    4月14日上午,合肥市工商部门对明光路添加剂市场、周谷堆批发市场的食品添加剂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经查,明光路共有5户食品添加剂经营户经营牛骨髓浸膏、牛肉香精等牛肉精(膏),所销售的牛肉精(膏)均索证索票,合法经营。执法人员对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添加剂的经营户进行了全面清查,凡涉及有关牛肉香精等相关各类品牌的食品添加剂经营部门均有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并且是合格的。

    4月14日以来,合肥市质监局也对全市肉制品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累计检查生产企业25家,重点检查企业生产现场、原辅料库、成品库、产品标签和原料采购使用记录,肉制品生产企业没有使用标称  “牛肉膏”的原料,也未发现使用其他肉冒充牛肉的违法行为。

    针对媒体记者反映的使用  “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的情况,合肥市工商局4月16日联系了记者,对报道中销售“牛肉膏”的经营单位和人员进行追踪调查,根据记者提供的情况,合肥市工商局组织包河分局执法人员对合肥市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干货区49号经营门店(注:报道中记者购买牛肉膏的店面)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对其进货索票索证情况和现场物品进行检查,该户并未销售该报于4月13日刊登的“山东青岛花帝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极品牛肉精膏”,进货票证检查中也未发现该产品的进销货记录。经营业主朱义称,今年以来未购进和销售上述公司生产的  “极品牛肉精膏”,他向合肥市工商局出具了书面“情况说明”。

    据了解,“牛肉膏”属于一种增香型食品添加剂,是一种按食品生产量决定使用量的自我限量型香精香料。

/同步播报/

康师傅回应:依照国家标准使用添加物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方便面内普遍含“牛肉膏”问题,康师傅方便面制造商——杭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昨日(4月21日)向《每日经济新闻》回应称,康师傅方便面产品配方中没有“牛肉膏”这一名称。

    昨日,广东省系统食品质量安全专家组首席专家、广东省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永泉称,消费者日常吃的方便面的调料包就是用“牛肉膏”这类产品调配出来的。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牛肉口味的方便面,配料表中并没有“牛肉膏”成分。不过,在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配料表里,记者发现了“牛肉精粉”的成分。

    对此,杭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回应称,产品应生产工艺需求所添加的任何食品添加物,均依照国家标准进行添加。

    至于产品中究竟有没有“牛肉膏”成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产品配方中没有这个名称,所有添加物都标示出来了。“目前大家说的‘牛肉膏’到底是什么,截至目前没有详细的说法,无法进行评论。”该负责人说。

    他还强调,康师傅方便面的酱包都是公司“用上好的牛肉熬煮而成”,牛肉粒也是真正的牛肉,而牛肉精粉是从牛肉中萃取而成的。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