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之际,扩大内需被作为一剂良药提上台前。然而,对于中国家具行业来说,即使最近两三年出口形势差强人意,内需市场仍然由于城市化的红利而不断扩张。
尤其是随着区域经济的亢奋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办公家具市场的空间得到不断拓展。据中国家具协会统计,2010年中国家具完成工业总产值4467亿元,同比增长32.34%;2011年,中国办公家具年需求量约为400亿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办公家具生产国。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办公家具市场。”HNI集团主席Stan Askren认为,中国办公家具市场现在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大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家居及办公家具制造商,HNI集团于2006年收购了中国办公家具品牌美时(LAMEX)。由此,这个于194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办公家具大鳄,在全球化资源配置的背景下,在中国市场上进行了战略布局。
但相对于订单模式的外销不同,中国本土家具企业在内销市场拓展有限,包括品牌、渠道、物流、销售整合能力等都有待加强,尤其是还没有形成与整个行业销售额相匹配的巨头,整个产业链在内需市场的控制力都比较分散。
于是,在众多中国家具企业不惜竞价争取国外订单之际,快速增长的内需市场却由于准备不足而拱手相让。美时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在中国办公家具市场,其将进一步以加盟店、经销商的模式共同开发这一新兴市场。另外还将改变以往主要集中于沿海一些城市的做法,加大在二、三线城市发展的力度。
谈及中国市场的新计划,Stan Askren直言,就是加速,“加快我们目前的步骤,在产品开发领域,在生产、市场做一些比较大的工作,加大我们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
事实上,开拓内需市场的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家具行业如何才能从制造、贴牌等全球低端产业链和价值链困境中突围的问题。贴牌生产是当前中国大部分家具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办公家具行业,极少出现像汽车、化妆品那样的全球性品牌,这是因为,作为一种区域属性很强的产品,每个地区的消费者对办公家具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中国本土家具企业存在很大的机会。正如Stan Askren所言,品牌本土化是办公家具行业进行市场拓展的有效战略。这也是HNI集团通过并购美时扩展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通过HNI的全球网络,美时能够提供全系列的产品和服务, 以此来满足不同地区、国家甚至全球客户的需求。
“城市化红利带来的内需市场是一块试验田。”一位家具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家具业要真正跳出低端加工、贴牌生产的低成本生存路子,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红利。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