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改前段时期盘中价格频频触及跌停水平的局面,盘中价创汇改以来新高,阶段性贬值预期出现转折。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167,接近11月4日的历史中间价高点6.3165。同时,人民币对美元盘中价也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总体维持升值态势。从1月4日的1美元对人民币6.6215元,到11月4日的年内高点1美元对人民币6.3165元。其间,连破6.6、6.5、6.4、6.35等多个重要关口。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按照中间价汇率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在2011年已经升值4.8%。
“从大趋势来看,今年整体肯定还是单边升值,不过,从9月底开始,中间价的双向波动开始频繁起来。市场也呈现了升值和贬值预期的转换,少见的离岸人民币汇率低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所谓倒挂现象也时有出现。”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进入9月底,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在境内,今年10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仅32亿美元,创下该数据按月公布以来的新低,其中代客结汇数据明显下滑,这意味着由于市场预期人民币贬值,企业和个人愿意手持美元,而非结汇成人民币;在境外,从9月末开始,海外N D F两年期以内合约频繁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在香港离岸市场,离岸与在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价差甚至一度高达1400个基点。
种种迹象表明,境外市场似乎也不再一贯的单边看涨人民币,在当前并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资金纷纷回归美元避风港。国内资金外流的苗头开始显现。
央行数据显示,11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459亿元人民币,较10月末减少了279亿元。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已经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
但是,“人民币本身升值的预期并没有打消,人民币升值的这种趋势和状态还存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在日本当局将购买中国国债以及R Q 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正式实施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人民币汇率阶段性的贬值预期已然过去。
建银国际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研究报告也指出,虽然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及资金外流增加了在岸人民币及离岸人民币的波动性,但短期的波动不会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因此维持2012年人民币升值3%的预测。
赵庆明表示,从趋势上来看,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性将越来越强,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强调“有管理的浮动”,未来汇率的走势并不好预测。
他认为,未来的汇率走势和三个因素相关:首先,和中国宏观经济的要求有关,它决定了未来人民币汇率是加快回归均衡还是更加求稳;其次,和临时性的外部压力也有关;第三,因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因此一篮子货币的变化程度也将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