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尔奇:企业海外上市不能打 “中国概念”旗号

2011-12-24 09:01:00 | 作者: 黄前前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标签:描述]

                            中欧商学院副院长约翰·奎尔奇(配图中国企业家网)

  【中国企业家网】(记者 黄前前)他是牛津大学的学士毕业生、沃顿商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以及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他身上有多个标签:学者、国际人、营销专家、商人……在商界和学术界,他被称为“恰巧变成教授的生意人”。他就是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哈佛商学院前高级副院长、伦敦商学院院长以及中欧商学院副院长。

  约翰·奎尔奇真正走进中国人的视野是还是从今年开始的。2011年2月,年过60岁的他决定举家迁往上海,打算在中国重新寻找事业新的春天。

  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2011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记者见到了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并对他进行了专访。

  来中国开创新事业

  《中国企业家》记者(下称“中企”):您在今年二月份全家来到了上海,为什么会想到在这个时候把工作重心放在中国?

  奎尔奇: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增长动力,而中国的经济又是亚洲经济最主要的增长动力。我有幸能够在哈佛商学院以及伦顿商学院任教,加盟中欧商学院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之前的所学能够在新兴经济体得到所用。

  中企:现在中国各种各样的MBA培训非常多,您觉得什么样的才是比较好的?

  奎尔奇:随着中国越来越国际化,和一些中国企业需要走向世界以及一些国际大企业也需要落户中国,中国的企业家需要有一个全球视野,需要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未来面临的竞争可能是来自于全世界的,而不仅仅是中国。一些具有国际背景的商学院可能会比较好。一个好的商学院必须专注于知识的创新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

  少炒作“中国概念股”

  中企: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屡屡遭到外国做空机构的猎杀。最近几周分众传媒、奇虎360等再遭浑水等公司“猎杀”,股价遭受重挫。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奎尔奇:很不幸的是,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都被贴上了一个标签——“中国概念股票”。所以当一家中国公司的股票被质疑后,所有的中国公司的股票都被拖下了水。所以中国公司急需学到的教训就是他们必须得明白他在同类公司当中的优势是什么,他擅长的是什么。而不能笼统的被称作是“自中国的公司。”比如说如果主营的业务是互联网,那你你应该被叫做互联网公司;如果你从事的是矿产资源方面的业务,你应该被称作是资源公司,而不应该被炒作成为“中国概念公司”。因为如果这样会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当一个中国概念的公司出现了问题之后,其他的一些表现非常好的中国公司也将跟着遭殃。

  中企:您觉得有没有一些机构本身就是有恶意做空的目的?

   

   

  奎尔奇:这一点我不能确定。我不知道是否他们带着反华的情绪在做这些事儿。但是问题的关键应该对于一些即将海外上市的企业,政府设定的信息披露的标准太低。因此,很多企业本不该上市却上市了,一些非常好的企业本该上市却上不了。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得到的教训就是不应该只满足于政府企业管理的审批标准,而应该做的比那个更好。

  否定雀巢收购徐福记的行为很天真

  中企:最近企业界还有一件大事儿就是雀巢收购了中国一个本地糖果企业徐福记,包括之前汇源要被可口可乐收购的事儿。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是民族品牌的一种丧失?

  奎尔奇:嗯,我知道。当年联想收购了IBM在美国个人电脑的业务,TCL收购了在法国的Thompson Electronics TV。不论什么时候,一个外国企业收购了一个本土企业,总是会有一部分人打着民族主义的口号是一种民族品牌的损失,但是我认为这是非常天真和自以为是的。外国企业收购中国企业或者外国企业被中国企业收购,这是未来国际贸易的趋势。人们应该看到,也有很多中国企业收购了外国企业的部分资产。

  (关于此次收购)我相信雀巢会做的不错,被收购的徐福记也将借助雀巢的销售网络而把产品销售到更多的地区。这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儿。

  中企:被收购的本土企业如何与国际巨头相处?

  奎尔奇:两家企业合并之后,要想保证地位完全平等似乎很难,总是会有一家企业相对来说会主导另一家企业。所以收购方需要确保他留住了被收购方最好的人才,用户基础以及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来讲,收购方一定是看上了被收购方身上某些被低估或者没有被挖掘的价值,他们也相信自己能够很好的发掘这些价值,所以这必须得有一个相互的理解。最后就是,要保证在收购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才留下来,并且使得两家企业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然后发展一种共通的企业文化。

  乔布斯的尖酸苛刻决定了苹果的成功

  中企:刚刚讲到了雀巢是一个国际大公司,而徐福记不过是中国的一个本土企业。中国好像很有名的国际企业很少,很著名的企业家也是很少的,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奎尔奇:因为中国自己就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这导致很多企业家一直将目光仅仅放在中国国内。而且中国很多企业真正成长起来也不过是刚刚二三十年,中国的企业家阶层是非常年轻的。所以中国短期内能出一个世界有名的企业家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像联想集团的杨元庆和阿里巴巴的马云在美国就有很大的知名度,因为这些企业很大的一部分收益来自于国际贸易。我相信中国的CEO们会做得越来越好。不过在我看来,一个最成功的企业家不是他有多出名,而是他能给股东们带来多大的利润。

  中企:说到成功的企业家,我不得不提一下乔布斯,您觉得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吗?

  奎尔奇:乔布斯给他的股东们带来巨大的利润,单单从这一点来说,乔布斯是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有人说乔布斯是一个非常尖酸严苛的领导,但是在我看来,这有一部分乔布斯所在的电子行业的因素在里面。电子行业是一个产品更新非常快的行业,而且还需要有能力将新产品迅速地在全球推广,因此速度是在这个行业取胜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个时候一个非常有耐心的领导者反而可能是不适合的。所以他可能冒犯了一些人,但是我觉得这些人如果不能适应的话就应该离开。

  总之,乔布斯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家,我们大家都必须得承认他确实为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淘宝事件对马云来说是一个教训

  中企:刚刚您提到了马云在美国是比较有名气的,我相信您一定知道最近的淘宝事件,您怎么看待这次事件?您觉得马云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这次事件中表现的怎么样?

   

   

  约翰·奎尔奇:最近淘宝事件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他告诉我们企业必须要去理解你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依赖于你的服务生存的消费者,而不要鲁莽地轻率地做出一个决定。

  淘宝事件是由马云清理淘宝网上假广告等不良小商户引起的,他在初期的反应是非常及时,也积极地去纠正这些问题。很多公司并不能做到马云这样如此透明地回应,但是马云作为公司的创立者(或者创立者之一)如果消费者失去了对公司的信任,那么同样也会丧失对马云本人的信任。所以对淘宝公司的不信任也换转移称对马云丧失欣信任,所以马云应该从这事儿吸取教训。

  不过马云最后还是采取了非常有效及时的措施去重建消费者信心。

  2012年世界经济依旧艰难

  中企:您如何看待明年的世界经济?

  奎尔奇:明年世界经济将会很艰难,欧洲经济会有一个意料之中的减速,美国经济可能会稍微好点。由于出口数量的下降,中国的经济也会受到挑战,所以明年中国的经济重心应该放在政府的基础建设以及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上。

  中企:在中国有很多声音说中国经济有可能面临硬着陆的风险,您觉得呢?

  奎尔奇: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明年中国经济的状况肯定会比欧洲以及美国好一些。因为中国经济还有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出口减少所带来的损失可以被本地消费给补偿,不过这取决于中国的消费者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去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存钱,提高居民的信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