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中国不能走福利道路。如果未来中国由政府提供福利,来把人民的生活包下来,这是一种乌托邦。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资料图)
编者按:
近日,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就宏观走势、人民福利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周天勇认为,中国不能走福利道路。周天勇表示,如果未来中国由政府提供福利,把人民的生活包下来,这“是一种乌托邦”。
周天勇指出,政府不应包揽得过多,关键还是要让民众富起来,为国民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以下为周天勇观点摘录。
周天勇:
中国去年去年人均GDP水平是4300美元,全世界平均GDP水平是8000多美元,我们实际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未来如果说由政府提供福利,来把人民的生活包下来的话,这是一种乌托邦。比如说养老、医疗、房子,及其他更多福利,这对政府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
举个例子,城市的交通要补贴,自来水要补贴,天然气要补贴,还有教育,孩子们上学。所以把福利限制在什么范围内,多大的标准,这个一定要和这个国家的财政承担能力相适应。如果说你搞得特别多的话,比如说我现在给老百姓承诺的很多,你再掉下去是很难的。你像希腊一样,本来你国家都快破产了,你说勒点裤子行不行?谁都不干,要大罢工,闹事。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呢,政府不应包得过多,关键还是要让他富起来,就是让他创业、就业,都有收入。
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十二五”期间,或者是在“十二五”以后再加上那么一、两年,每年财政经费占整个支出比例中,每年能不能压掉两个点,压上10年,我们就可以达到一些发达国家行政公务支出占全部支出比例。
政府开支压下来,就要减税和福利并行,为那些小微企业和制造业减税。
政府不要让我们的一些制造业过早的转移到南亚去。实际欧债危机,发达国家也是有教训的。就是许多国家,你像美国这些国家,把制造业都给转移走了,小的一些企业都倒闭呀、关门的比较多。这样奥巴马重新提出一个振兴制造业、发展中小企业的口号,但是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德国它就没有转移很多的制造业都转移出去,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都比较正常,所以它的失业率也比较低。
所以中国没有条件走福利道路,要让人们自己富起来,给他们的致富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创业,这样还可以解决失业的问题。
(文字实录摘自网易财经,有删节)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