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周天勇:中国走福利道路是乌托邦

2011-11-26 09:11:00 | 作者: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标签:描述]

  中国不能走福利道路。如果未来中国由政府提供福利,来把人民的生活包下来,这是一种乌托邦。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资料图)

  编者按: 

  近日,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就宏观走势、人民福利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周天勇认为,中国不能走福利道路。周天勇表示,如果未来中国由政府提供福利,把人民的生活包下来,这“是一种乌托邦”。

  

  周天勇指出,政府不应包揽得过多,关键还是要让民众富起来,为国民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以下为周天勇观点摘录。

  周天勇:

  中国去年去年人均GDP水平是4300美元,全世界平均GDP水平是8000多美元,我们实际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未来如果说由政府提供福利,来把人民的生活包下来的话,这是一种乌托邦。比如说养老、医疗、房子,及其他更多福利,这对政府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

  举个例子,城市的交通要补贴,自来水要补贴,天然气要补贴,还有教育,孩子们上学。所以把福利限制在什么范围内,多大的标准,这个一定要和这个国家的财政承担能力相适应。如果说你搞得特别多的话,比如说我现在给老百姓承诺的很多,你再掉下去是很难的。你像希腊一样,本来你国家都快破产了,你说勒点裤子行不行?谁都不干,要大罢工,闹事。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呢,政府不应包得过多,关键还是要让他富起来,就是让他创业、就业,都有收入。

  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十二五”期间,或者是在“十二五”以后再加上那么一、两年,每年财政经费占整个支出比例中,每年能不能压掉两个点,压上10年,我们就可以达到一些发达国家行政公务支出占全部支出比例。

  政府开支压下来,就要减税和福利并行,为那些小微企业和制造业减税。

  政府不要让我们的一些制造业过早的转移到南亚去。实际欧债危机,发达国家也是有教训的。就是许多国家,你像美国这些国家,把制造业都给转移走了,小的一些企业都倒闭呀、关门的比较多。这样奥巴马重新提出一个振兴制造业、发展中小企业的口号,但是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德国它就没有转移很多的制造业都转移出去,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都比较正常,所以它的失业率也比较低。

  所以中国没有条件走福利道路,要让人们自己富起来,给他们的致富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创业,这样还可以解决失业的问题。

  (文字实录摘自网易财经,有删节)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