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不是熬出来的

2011-11-23 00:00:00 | 作者: 口述/IT界资深人士来源:《东方企业家》

  搜狐是“美式”公司。进了搜狐,你就能闻到一种咖啡的香味,这在中国的企业里很少见的。张朝阳从美国回来后,他把美国公司的一些管理方式带到了中国,他让整个搜狐的氛围自由,比较平等;不讲究级别,讲的是创意。相对来讲,新浪讲的是效率、执行。这两家公司的风格是不一样的。

  对员工来讲,搜狐最大特点是让员工自己思考。所以,你看到很多做得好的创业者都是从搜狐出来的,而且成功率都很高。搜狐给了很多人学习的机会,激发大家能力。很明显,老板跟一个员工说,我要你做这么一件事情,搜狐人会问,为什么要去这么做?不是每个公司人都会这么反问的。这个过程是员工思考的过程,不止是单纯的执行。

  很多人都在想,中国哪位企业家更像乔布斯。我觉得张朝阳还真的有点像。他是素食主义者,然后他自己愿意想一些事情,挺超脱的。他也很寂寞的,但是他能想明白。你看张朝阳原来写的博客,完全是一个社会学家,他写的博客很少谈及互联网产品业务,他谈的都是哲学、社会学。这跟乔布斯有点像。乔布斯的商业逻辑也是人文科学和科技知识的结合体。

  百度、腾讯是另外一种公司,它们更加追求产品、用户体验。这两家公司现在是中国最赚钱的公司。其实百度的利润率比腾讯还要高。它最大的特点是,中层力量很强,随便一个总监出来都很厉害,这在互联网公司里面是很少见的。

  看过搜狐、百度,我们再对比着看盛大,后者是一家战略型的公司,不是业务型或是产品型的公司。它的优点是格局大——它第一个做免费的游戏;第二是游戏代理制;第三是开放平台。但是大格局下整合不好就是问题,有利有弊。

  据说,盛大开会的时候,投资的公司资深副总裁以上级别的就有二三百个,再加上集团的,非常多。而搜狐主要有三条业务线。内容、游戏和搜索。每个大业务线里面,总监、副总裁、总裁,整个搜狐管理矩阵非常简单。搜狐决策层超不过20人。而盛大每年开战略会大家彼此不认识,开会大部分时间在发名片、寒暄。

  因此,盛大投资的公司整合成本还是高难度的。有的只属于一条业务线,比如说从起点中文网到酷6,从理论上是能串起来的,但是有很多被投资的企业从理论上都串不起来。也可能,哪一个突然起来了,不好说。其实,格局大是非常考验团队的整合能力的。那些靠收购起家的公司,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案例。

  一是,大多数公司没有这方面人力的积累,怎么去让大的格局观落地是一个大问题;二是,创始人的性格。陈天桥是1973年出生,他30岁左右的时候就成为中国“首富”了。如果你处于那个位置的话,你的信心、价值观、世界观是不一样的。我们在以平常人的思维考虑这个事情,他是以“首富”在思考问题,不一样的。

  三是,许多互联网公司煎熬了四五年,盛大没有这样的经历。我相信:伟大的公司都是熬出来的,而且活在当下要有所敬畏。你想想,百度原来是干吗的?给搜狐和新浪这些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的,是一家地道的第三方公司。它多难受,一出生要看别人脸色做事。它生来就有所畏惧,所以央视整它一下,他就难受一下。可陈天桥最大的敬畏是什么呢?如果存在的话,就是体制。

  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没有办法做一个客观的判断,他的“互动娱乐王国”的梦想成功还是失败。我相信,谁说谁都是在瞎说,他自己说也是瞎说。

  (本文仅代表叙述者观点 )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