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标签:描述]
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图片来源:《外滩画报》)
尽管他时常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政坛的外来者,一个容不得政坛繁文缛节的商人,但在实质上他始终更像一个政客
文/编译自《华尔街日报》,作者阿尔贝托·敏迦蒂
欧债危机正在螺旋式下坠,意大利再次处在风暴眼中。国际观察员和市场人士盼望意大利领导层能出现变化。尽管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的辞职并不会导致意大利的问题瞬间消失,但值得一问的是:这位总理在位时,为什么没有为解决各种问题做得更多?
白手起家建起商界帝国的贝卢斯科尼,经常被国际左翼批评过于强势,因而太过危险。他显然已经证明自己具有寻常顽强的政治生命力。1946年意大利王国走向共和之后,多数政府都非常短命。而老贝已经在政坛混迹17年,其中的10年作为总理(四度当选)。
不过,他在政坛上的长命,并没有转化为有效的决策。事实与此正好相反。忘掉他对少女情人的偏好吧,老贝的真正罪过是缺乏决心。据说在床上相当阳刚威猛的他,在治国时却胆小如鼠。一遇到必须花费其政治资本的重大改革,他总是随时准备临阵脱逃。
1994年他在上台仅半年后便被扳倒——为养老金体系改革,与盟友北方联盟闹内讧的结果。那次斗争大概给他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改革很危险;会断送政治生命。
2001年他东山再起,凭借改革政纲重新当选。在意大利商界游说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他的政府与工会领导人展开一场拔河大战,焦点围绕劳动法修订案,特别是针对一项迫使企业主必须按司法裁决重新聘用被炒的员工、并为其提供补偿的规定。
这场辩论大战越来越激烈,2002年甚至导致极左的“红色旅”恐怖组织杀害支持这一改革的政府高级顾问马尔科·比亚吉。
面对如此骚乱,玛格丽特·撒切尔可能会直奔议会,逼视全体议员,要求立即实施这项已经让一个人付出生命代价的改革计划。老贝却不敢这样,最终改革不了了之。他后来又多次承诺要修改劳动法,最近一次是在10月26日一封致欧盟当局的信中。
对于支持老贝的选民来说,比福利改革更重要的,是他要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的长期许诺,但在这方面他同样虎头蛇尾。
2001年,他信誓旦旦地说,要快速过渡到一种更简明的所得税制。两年后,一项授予政府很大立法权力的法案获得通过,人们期待已久的税改眼看可望实现。结果意大利人直到现在还在等。据预计,该国税入相对于GDP的比例,到明年仍将保持在目前的空前高水平。
老贝经常把自己改革尝试的失败,归咎于联合政府做事太麻烦。但尽管他的政治对手不停地轮换,他承诺的经济革命却始终没有下文。
当然,老贝不佳的改革记录中也有个别例外,例如他实施了将国家政府提供的高等教育经费,与各高校的业绩联系起来的方案;结果是减少了浪费。不过,像这类由手下部长提出的方案,只是得到总理的虚弱支持。
尽管他时常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政坛的外来者,一个容不得政坛繁文缛节的商人,但在实质上他始终更像一个政客:言谈激昂而行动无力;前者是在鼓动自己的拥趸时,后者则是为了取悦批评者。
政治求生的本能使老贝不敢进行争议性的结构改革。他只是高唱乐观主义赞歌,称颂意大利如何善于从危机中复苏。他满足于让手下财长朱里奥·特雷蒙蒂尝试控制赤字,却不采取任何行动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参与。
这种求生本能一向很灵验——就短期而言,从长期看它可能无异于慢性自杀。不断推迟根本改革,导致意大利失信于国际投资人,经济增长缓慢萎靡。
正如埃诺克·鲍尔的名言,所有政治生命都将在耻辱中结束,贝卢斯科尼可能会创造这方面的新纪录。但愿他的接替者少一点这种求生本能。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