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亚洲从业30余年,且一直与哈佛大学保持紧密联系,促其成为该中心首任董事总经理
哈佛上海中心成立于今年3月,地处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哈佛上海中心董事总经理,韦杰夫将带领该中心工作人员,为哈佛商学院(HBS)和哈佛中国基金(HCF)的各类活动提供支持。他还将担任该中心的首席公关代表,与大中华区的学界、商界重要人士和政府领导层建立联系,并向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机构提供有关哈佛大学和哈佛上海中心的信息。
1978年韦杰夫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专业本科毕业,1982年获得哈佛商学院MBA学位。他中文流利,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是在东亚度过的,数十年来一直在大中华区担任银行家和顾问角色。他曾担任深发展行长,是新中国成立来首位“洋行长”,此前在花旗银行的台湾和香港分行工作,亦担任过美国运通和渣打银行的台湾地区总经理。1979年-1980年,他在北京大学任教。
自从深发展行长职位上辞任后,他往返中、美之间,2009年开始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
哈佛中国基金主席、哈佛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以及哈佛商学院讲座教授柯伟林(William C.Kirby)评价说,韦杰夫在亚洲有30多年的从业经历,一直与哈佛大学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我们的研究、全球的各种活动和目标,“他非常适合担任董事总经理这个职位。”
韦杰夫则表示,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机构之一,哈佛大学计划通过上海中心的各类学术活动,来与中国建立密切的关系。
哈佛商学院成立于1908年,是美国第一所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拥有200余名教职员工,提供全日制MBA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同时为跨国企业、非盈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提供开放式高管培训课程和定制课程等。
哈佛中国基金建于2006年秋,旨在向哈佛大学从事的各项与中国有关的工作提供支持。比如,支持有关中国或在中国进行的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增进哈佛大学和中国学者及机构间的沟通与合作等。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1636年建立,目前拥有十个专业学院及研究生院,在校本科与研究生人数达两万人左右。■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