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中国 未来发展的推动力

2010-05-27 00:00:00 | 作者: 樊纲来源:《东方企业家》

我一直在想,是哪一年开始用上电话的?我的祖父那一辈,在上海的房间里面就有电话了。我在北京的家,大概一直到1982年左右装上了电话。可是现在,大家都有了手机。

  我想,这也是一个可以理解中国经济的侧面。

  如何描述中国经济呢?这是一个迅速变化的复杂体。从一个低的水平出发,从一个谈不上什么现代化技术的国家,在30年短短的时间里面迅速变成了现在这个状况。

  尽管中国现在谈不上一个发达国家,但是不可否认已经变成了全球大国。不光在制造业,而且也包括在一些其他的领域当中,比如在技术领域当中开始逐渐走上一个强国大国的地位。

  中国局面复杂。一方面有北京、上海这样现代化的城市,另外一方面还有贫困的农村;一方面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们,同时还有很高的文盲率。中国的各个地区发展水平,也是不均衡。受到教育比较少的70%的人群,年收入1500美元以下。同时,还有一些精英或者已经富裕的阶层。这就是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复杂性。

  中国有接近14亿人口,遍布在广阔的地理区域上。一方面有着迅即变化的现代化理念,同时又有着非常传统的文化。一方面中国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同时保留着当地原来的传统和习惯。所有这些复杂的状况,都融合在中国这个国家里面。

  另外,尽管我们现在身处上海,享受一切现代化的东西,包括有这么一个非常现代化的,让我们深感自豪的世博会。但是中国还是一个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GDP大概只有3500美元左右,现在仍然有30%—35%的人口在从事农业,但是欧洲基本上只有2%、3%的人做农业。昨天我和一些韩国人交流,他们说在劳动力方面,韩国从事农业劳动的大约只有4%左右。所以,还是有很多落后的现象。

  要改进所有这一切,还需要时间,然后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一个非常现代化和具有创新力的经济。在中国发生的一些状况,可能是在200年或者100年之前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城市发生过。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看待中国。

  当我们看到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的时候,要理解这些问题都是在发展过程当中产生的。我之前看了一下世博的瑞典馆,环境的问题40年、50年之前在瑞典也出现过,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这样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多的情况,可能在40年之前的瑞典发生过。如果我们能够在40年的时间里解决问题的话,当然也是一个成绩。当然,我们还是要尽量少去重复过去那些发达国家所犯过的错误。

  不过我们要知道,对于中国处于这么一个发展水平的状况下,要让它一下子能够完成现在发达国家所做的一切事情是非常困难的,包括像社保、医疗卫生的改革等等。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马上达到那些发达国家所能够达到的水平。

  同样,中国的公司也还是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有一些公司还是处在传统的行业当中,没有高技术,他们也是处于发展早期,充满了很多问题。

  但与此同时,我看到了非常大的潜力。我们已经享受了三十年高增长阶段。有人担心,会不会结束高成长性的轨迹?我觉得三十年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是非常独特的,而且这三十年的高增长没有很多的波动,也没有经历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不像其他国家经历的危机。总体来说我们的发展比较平稳,这是中国非常伟大的成就。

  关于城市化的进程。现在中国只有47%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就是我们在中国城市化率的比例,数字每年上升1%.接下来的二十年当中,中国的城市化比率可能会达到70%,也就是说7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面,有成千上百万的人口都会迁移到城市。中国已经有了一些大城市,可能已经有好几百个大城市了,一些小城市也变成了大城市,城市人口达到了三四百万。

  进一步,在沿海地区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大城市,可能构成了大城市的网络。这样对于基础设施来说,就有非常大的需求,而且也需要非常多的投资。经济在这么一个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当中,肯定会变得更加富有活力。

  我再提一下消费。中国人愿意储蓄,所以消费可能是一个问题。中国的GDP当中,在2008年的时候,储蓄率高达52%,2009年储蓄率更高。我在这里没有时间详细讨论这么一个高储蓄率的原因,我只想简单说一点,不是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或者中国的家庭不喜欢消费。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在过去20年当中比较稳定,他们家庭可支配收入30%是储蓄的。为什么GDP当中储蓄比例这么高?主要是公司储蓄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有很高的利润率。公司收入多了以后,没有转移到家庭部门里面。当然这个原因很多,比如国有企业没有付出很多的红利,公司这方面的收入没有实现很大转移。

  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储蓄率高的问题,要改革这个系统,改革监管体制,让收入更多地转向家庭,包括增加在社保、医疗、教育等等方面的支出,能够让家庭增加他们的消费。哪怕是这样,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消费还会有非常强劲的增长,尤其是来自于中产阶级的消费增长非常明显。实际上,这也是全球需求增长当中的重要部分。

  当然,中国是新兴市场中非常大的市场。

  大家可能会说中国公司只能是制造才能做好,创新可能就是模仿其他人的技术而已。基本上来说情况的确如此,中国的公司没有太多的创新。

  但是请大家想想,大部分的中国公司,尤其是一些私营公司,事实上在1992年之前都不存在。这意味着,他们最长就是15年或者18年左右的历史和生命。在发展的初期,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赶超。

  而且整个经济在发展初期的时候,如果你要创新,首先必须要有很好的教育,必须要有很好的研发系统。但是,在发展的初期,你们去投资于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如果你不能到发展的前沿,恐怕还是落后于其他比较发达的公司。哪怕你已经做了很大努力,但不会有太多的创新。

  所以,我们就要看下一个阶段,可能其他的高增长因素会变 不那么重要。但是到那个新阶段以后,创新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那个阶段,中国的工程师和中国的研发者们,就会做一些真正的创新了。

  总的说来,我们现在仍然是落后,但是发展的动态已经是非常鼓舞人心了。我们是一个后起者,现在还很落后,同时我仍然看到了潜力所在。

  同时,作为后来者我们可以学到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包括正面和负面的教育,包括金融危机和其他的危机,尽量避免这种危机在我们国家发生。

  如果中国的经济能够继续下去,没有大的干扰的话,未来创新也会起重大作用。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继续做对事情,能够进一步地坚持全球化,能够进一步地加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我仍然坚信未来的潜力还是无比巨大的。

  至于中国未来是否还能持续这样的高速发展?我相信中国有20—30年的高增长时期,不会说12%那么高或者15%那么高,比如7%、8%这样依然是高增长率,我相信我们有这样机会,还有30年的增长。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