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融入“天津硅谷”

2008-12-29 00:00:00 | 作者: 刘艳来源:东方企业家

  天津政府打造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决心来自于看到芯片工厂对当地半导体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带动,中芯国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从天津市区前往西青开发区会路过被称为“城市中心”的大梅江,位于河西区的梅江居住区已经成为天津市名副其实的“富人区”,这里不乏每平方米上万元的住宅,其中个别楼盘的均价已经接近2万元。梅江地区的房租价格也连续三年位列天津市最高。

  最初定位于“安居住区”的梅江的崛起,与周边天津经济开发区的兴盛不无关系,紧邻梅江的西青开发区聚集了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包括14家世界500强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在华北地区投资密集的开发区之一。梅江居住区也因此成为了不少外籍人士的选择。

  西青开发区是国家命名的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芯片制造、封装企业均集中于此,其多种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天津这两三年的发展很快。”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天津厂营运中心资深处长林大成博士表示。来自台湾的林大成在2005年底从中芯国际上海总部被派往天津,管理中芯国际在天津的芯片代工厂,那个时侯他已经从美国来到上海4年多的时间,他说:“与中芯国际刚刚接手时相比,现在这家工厂的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中芯国际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也是中国内地投资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厂商。

  这家在中芯国际内部代号为“七厂”的芯片代工厂位于西青开发区的兴华路上,它的隔壁是另一家国际半导体大公司飞思卡尔,对面则是美国著名日用品公司宝洁的厂房。2004年1月,中芯国际从摩托罗拉手中收购了这座8英寸芯片代工厂,经过4年的改组和经营,现在可以进行0.35微米至0.15微米技术的生产,中芯国际的其他三座8英寸芯片工厂位于上海,还有四座12英寸芯片工厂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

  收购完成之后,中芯国际即对天津工厂投入了超过8.1亿美元的资金,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和设备更新,并于2006年5月,中芯国际天津公司再次获得了为期5年、金额为3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以扩充天津8英寸芯片厂产能,使总投资达到了11亿美元。

  现在,中芯国际北京的三座12英寸厂和天津的8英寸厂合称为“北方区”。天津工厂最近一季度的芯片月产能已达26000片左右,今年年底有可能突破到35000片,而中芯国际在最初接手这个工厂时月产能只有大约1000片。在充裕资金的支持下,天津工厂的产量实现了几次提升,林大成说:“35000片是产能满载的情况,到那时年营业额将超过30亿元人民币,去年的产值是20亿元。”中芯国际天津厂的芯片产品全部用于外销,主要供应美国及亚洲市场。天津工厂在2006年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无生产线芯片公司高通的供应商,目前全球前五大无生产线芯片厂商都已成为中芯国际的代工客户。

  由于行业的发展特点,芯片工厂对上游的芯片设计、下游的芯片封装测试、周边的设备和原材料等都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和“群聚效应”,天津市政府打造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决心也是来自于看到芯片工厂对当地半导体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带动。林大成告诉记者,他本人之前在美国俄勒冈州居住,由于英特尔公司将总部设于此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形成了芯片产业的“群聚效应”,现在的俄勒冈州被称为“硅森林”。天津也已选中了地处津港公路中部的津南八里台工业区作为拓展区,准备拷贝第二个“微电子工业区”。

  而对于技术密集型的芯片代工厂,天津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天津人都愿意留在天津本地。”中芯国际与许多天津本地的大学联合培养芯片人才,这保证了专业人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且内地政府很支持这个行业,我认为在未来10年之内,内地集成电路行业会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林大成说道,天津城市的新战略地位也将制造出很多新的机会,“我希望天津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芯片产业链上的企业,形成‘群聚效应’,就像台湾的新竹科学园区一样,使整个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

  天津政府打造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决心来自于看到芯片工厂对当地半导体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带动,中芯国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从天津市区前往西青开发区会路过被称为“城市中心”的大梅江,位于河西区的梅江居住区已经成为天津市名副其实的“富人区”,这里不乏每平方米上万元的住宅,其中个别楼盘的均价已经接近2万元。梅江地区的房租价格也连续三年位列天津市最高。

  最初定位于“安居住区”的梅江的崛起,与周边天津经济开发区的兴盛不无关系,紧邻梅江的西青开发区聚集了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包括14家世界500强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在华北地区投资密集的开发区之一。梅江居住区也因此成为了不少外籍人士的选择。

  西青开发区是国家命名的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芯片制造、封装企业均集中于此,其多种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天津这两三年的发展很快。”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天津厂营运中心资深处长林大成博士表示。来自台湾的林大成在2005年底从中芯国际上海总部被派往天津,管理中芯国际在天津的芯片代工厂,那个时侯他已经从美国来到上海4年多的时间,他说:“与中芯国际刚刚接手时相比,现在这家工厂的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中芯国际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也是中国内地投资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厂商。

  这家在中芯国际内部代号为“七厂”的芯片代工厂位于西青开发区的兴华路上,它的隔壁是另一家国际半导体大公司飞思卡尔,对面则是美国著名日用品公司宝洁的厂房。2004年1月,中芯国际从摩托罗拉手中收购了这座8英寸芯片代工厂,经过4年的改组和经营,现在可以进行0.35微米至0.15微米技术的生产,中芯国际的其他三座8英寸芯片工厂位于上海,还有四座12英寸芯片工厂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

  收购完成之后,中芯国际即对天津工厂投入了超过8.1亿美元的资金,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和设备更新,并于2006年5月,中芯国际天津公司再次获得了为期5年、金额为3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以扩充天津8英寸芯片厂产能,使总投资达到了11亿美元。

  现在,中芯国际北京的三座12英寸厂和天津的8英寸厂合称为“北方区”。天津工厂最近一季度的芯片月产能已达26000片左右,今年年底有可能突破到35000片,而中芯国际在最初接手这个工厂时月产能只有大约1000片。在充裕资金的支持下,天津工厂的产量实现了几次提升,林大成说:“35000片是产能满载的情况,到那时年营业额将超过30亿元人民币,去年的产值是20亿元。”中芯国际天津厂的芯片产品全部用于外销,主要供应美国及亚洲市场。天津工厂在2006年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无生产线芯片公司高通的供应商,目前全球前五大无生产线芯片厂商都已成为中芯国际的代工客户。

  由于行业的发展特点,芯片工厂对上游的芯片设计、下游的芯片封装测试、周边的设备和原材料等都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和“群聚效应”,天津市政府打造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决心也是来自于看到芯片工厂对当地半导体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带动。林大成告诉记者,他本人之前在美国俄勒冈州居住,由于英特尔公司将总部设于此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形成了芯片产业的“群聚效应”,现在的俄勒冈州被称为“硅森林”。天津也已选中了地处津港公路中部的津南八里台工业区作为拓展区,准备拷贝第二个“微电子工业区”。

  而对于技术密集型的芯片代工厂,天津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天津人都愿意留在天津本地。”中芯国际与许多天津本地的大学联合培养芯片人才,这保证了专业人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且内地政府很支持这个行业,我认为在未来10年之内,内地集成电路行业会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林大成说道,天津城市的新战略地位也将制造出很多新的机会,“我希望天津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芯片产业链上的企业,形成‘群聚效应’,就像台湾的新竹科学园区一样,使整个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