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东方企业家》第五届全球华人企业领袖峰会

2008-12-29 00:00:00 | 作者: 东方企业家来源:东方企业家

   智慧与经验的分享

  伟大的企业诞生于伟大的时代。今日的中国如同上个世纪初的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日本,那是人均GDP从几百美元急速飙升到1万多美元的“黄金时代”,两国涌现了大量至今仍是全球领袖的公司,IBM、通用电气、索尼、丰田等世界级企业还成为其所在国国民精神的象征。

  而在过去的30年里,华人企业取得了令全世界惊讶的进步。我们现在拥有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全球最大的10家企业中有4家、20家里有7家来自中国,每年《福布斯》排行榜上华人企业家的数量不断增加,2006年增加到了23位。

  新一代的华人企业家正在崛起,他们或从父辈手中继承并壮大家族事业,或者利用技术变革、资本市场等手段开创自己的商业模式。但要想成就真正为公众认可并尊敬的“世界级”企业,华人企业还需更多的努力。

  2007年11月23日~25日,由梅赛德斯-奔驰首席赞助及皇家礼炮鼎力支持的“2007《东方企业家》第五届全球华人企业领袖峰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探讨“迈向世界级企业—— 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寻求商业的变革力量。“台湾商业教父”、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发表主题演讲,数十位来自全球的华人企业家就华人企业与全球资本、高新科技、新兴市场、中华文化、创意文化等议题进行了观念激荡和智慧分享。

  Keynote Speech 主题演讲

  张忠谋

  台积电董事长

  成就世界级企业的九个条件

  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价值观。世界级的公司,首先应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

  “世界级企业”这个名词现在常常看到,但没有一个很精确的定义。今天我想做一个稍微精确一点的定义,来讲讲世界级企业的九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企业的价值观一定要符合世界主流的价值观。这个世界是一个“平”的世界,也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的世界,但是,我相信在世界上还是有一个主流价值观。这个主流价值观包括:1、说真话,不说谎话;2、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要赴汤蹈火履行;3、遵守法律;4、不贪污、不贿赂;5、担负起社会责任(环保、能源、公益等);6、不靠政商关系;7、良好的公司治理。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价值观,如果只看这几个条件,我相信很多世界大型公司就已经被淘汰了,因为他们不符合那些条件就失去了人们的尊敬。世界级的公司,应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

  第二,世界级企业应该是持续创新的公司。很多人都把创新和产品、技术的创新联系在一起,但是创新可以发生于每一个领域,如行政、财务、制度等方面。事实上,台积电最大的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受定于与它的供应商、客户及竞争者的竞争优劣势关系。台积电是一个半导体公司,在台积电之前,每个半导体公司都有一群客户、一群供应商,当然是和别的半导体公司互相竞争。台积电的创新,就是把客户统统都概括进去,普通半导体公司的客户不再是台积电的客户,而台积电的客户就是半导体公司。迈克尔 . 波特讲了一句我现在还一直常常引用的话,“台积电是一个公司,不但创造了自己的领域、自己的产业——就是所有晶圆代工产业,而且创造了客户的产业——客户就是所谓无晶圆工厂的半导体业”。台积电是1985年开始商业模式创新,在那之后,其他商业模式创新就慢慢出现。到上世纪90年代有了Internet,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第三,世界级公司必须是成长的公司。一个公司假如不成长了,即使以前有过世界级公司的地位,也会失去。应该以什么速度来成长呢?在杰克 . 韦尔奇领导GE的20年中,GE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成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纪录。老实说,现在以盈余来看,台积电每年差不多有40亿美元左右,如果以15%的速度成长,也会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但我们还是必须成长!

  第四,世界级的公司应该在它所在行业中是领导级的公司。无论这个公司是在哪个行业里面,即使不是第一名也应该是第二名、第三名。

  第五,一个世界级的公司必须要提供给股东相当的报酬。这个当然是有竞争性的。现在最安全的投资通常都认为是美国政府公债,10年、30年公债,甚至于5年公债,都可以达到4%、5%的报酬,那是最安全的。假如稍微冒点险,你到外面去找也会有平均10%左右的投资报酬。公司要和这许多可能的投资报酬竞争,一个世界级公司我相信对股东每年的回报至少是在10%到15%,可能更高。

  第六,世界级的公司必须要尊重智慧财产权。当然自己也创造很多智慧财产权,但也必须尊重别人的智慧财产权。在现在知识经济的潮流下,如果做不到这点我想它没有资格进入世界级的行列。

  第七,世界级公司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公司。员工,尤其是主要员工,总是会在一个学习的环境里,从学习中得到进步。

  第八,世界级的公司是一个全球发展的公司。市场、资金、人才都是来自全球的。所以它的制度要与先进国家的制度接轨,无论是会计还是报酬制度。报酬标准不一定一样,每个国家通常是以人力市场的竞争力为准的,可是制度应该是接轨的。

  第九,世界级的公司应该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公司,而不只是一个地区的影响力。

  我想你会问我,台积电是不是我眼中的世界级公司?我很坦诚地回答:我们还在努力中。我们有进步,但我们还在努力中。●

  星云大师

  国际佛光会总会会长

  财富分享与和谐社会

  财富,是人 所希望的,但财富不仅是金钱、股票、有价证券。在佛教教义里财富的范围是很广的,有共有财富,也有私有财富;有现有的财富,还有未来的财富;有有形的财富,也有无形的财富。像智慧、道德、慈悲、惭愧心、羞耻观,都是我们无形的财富。

  怎样才是财富分享?佛经里面说,第一不能自私,要以众为我。创造的财富一定要和员工、社会分享。有一句话叫舍得,你肯舍才有得,不能分享就不能胜利。财富要分享,结缘、施舍、服务、帮助别人,最重要的是要和谐。整个的世界不是要求大家一样,要同中存异、异中求同才可以和谐。我们的社会慢慢进入富有,大家的财富不断地成长,这样的社会要和谐,和谐以后我们的财富才会安全,和谐了以后我们的财富更有发展。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要把我们的真心、诚心、慈悲心作为出发点。

  金岩石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在泡沫中成长

  中国特色的经济循环“五高两低”(高成长、高失业与低创业率、高投资、高出口与低消费以及高通胀)突然启动了一个大众投资市场。中国经济高成长和高失业并存,来源于中国城镇人口的低创业率。通货膨胀以高额外汇储备的形式、以高额新增货币发行的方式、以高成长的形式存在于我们这个系统当中。哈佛大学教授加尔 . 布雷思在《1929大崩盘》中有一句名言“不在泡沫中疯狂,就在泡沫中死亡”,我们可能还有另外一种生存方式,就是在泡沫中歌唱,和泡沫共同成长。中国经济在表面繁荣的状态下蕴藏着许多的风险,我们希望新生代的华人企业家能完成化虚为实、化险为夷的使命。

  许士军

  元智大学讲座教授、台湾评鉴协会理事长

  创新社会的战略思维

  什么是华人企业?我给华人企业的定义是指中华文化与社会意义上的华人企业,不管是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还是在美国,只要受了华人文化的影响,都属于华人企业。文化与社会价值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经济面看,农业社会我们的价值观念偏于宿命,我们受自然资源的支配,要安定,要顺应自然、讲求和谐。工业社会就是要大,要强,建立品牌,讲求竞争。而未来的创新社会不是求大而是求价值的创造,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都要求更好。创新是讲究每个人得到幸福,每个人的幸福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们营销上要谈“个性化定制”。创新讲求弹性,而工业社会什么都要求标准化,大量生产、成本降低、品质一律,创新社会则是追求美的社会,这个美不是标准化,不是求量大,不是一律化,而是要多元,但是多元要彼此配合、和谐。从农业社会进到工业社会再到创新社会,也会影响上层结构的思维,这个思维也会影响个人经营者对企业战略的选择。●

  王建煊

  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创办人

  做伟大的企业家

  参加爱心工作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年轻人有经济、生活上的压力,要买房子等等,但当有一天你的年龄够大了,你的财富够多的时候,你就会晓得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一个企业家现在有100亿元土金子,今年又是25%的成长,这25亿元设身处地地想,对你有什么意义?只不过可以获得一个奖,说你会赚钱,顶多如此,还能怎样?没有意义。但这25亿元如果拿出来帮助人,他们会感恩不尽。我们的学校墙上就有中文、英文写着“谢谢你点亮我的人生”。

  我们常常讲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希望不要把这句话只是摆在文章里和演讲中,而是摆在你内心的深处,要脚踏实地,就你力量的大小,一步步地把它做出来。希望你们将来不仅是大企业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徐飞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

  关注组织与核心能力

  迈向世界级企业首先要解决有关产权的问题,或者说有关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第二是要非常好地处理从过去过度重视人转向关注组织,过度依赖关系转向制度。我们非常关注自然人,而不太关注法人,不太关注组织。很多时候,我们的企业是把个人成功学、个人修养学当成了管理学,把CEO更多看作是一个人,而不是更多看作一个职务、一种职能和一种操守。第三是关注核心能力的问题。大陆的民营企业通常容易犯两个毛病,一是快速收益依赖症,二是核心能力空洞化。我非常强调的两个核心能力,一是变革管理能力,另一个是资源整合能力。第四是战略管理的问题。

  Keynote Speech 论坛精粹

  TOPIC 1  华人企业与全球资本

  进入资本市场其实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吸收更多新的技术。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制度,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会由于进入资本市场得到提升。

  朱南松

  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中国的资本将要投向世界

  全球资产泡沫化的蔓延实际上是我们整个经济的语境背景。这个背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市场泡沫化,另一个特点是过度交易,这两者互为孪生体,需要不断地交易才有市场泡沫化。我个人认为国内资本市场第一波的泡沫化过程,就像足球分为上、下场,上半场即将或者已经结束,是否可以结束要看明年3月份,之后有一个中场休息,还有一个下半场。这就是对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泡沫的评估。

  中国的资本将要投向世界。随着对外合作的支持、开放,所有金融机构都被允许和外资进行合作,从国内证券市场的资金、组织、理念上已经和国际接轨。

  乔培伟

  嘉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人才是最大的资本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最欠缺的一环其实是人才。企业发展最关键的是复制成功的模式,复制成功的销售团队、复制成功的关键人才。在这些关键人才里面,很容易找到企业应该复制 的相关标杆人物。如果我们管理人才并没有系统化的建设,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就会产生致命性的影响。运用知识经济,我们要建制的是企业的知识中心、人才发展中心,结合绩效的考核,配合企业组织发展达到一个有效率的经营模式。进一步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把企业管理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结构化,结构知识数字化,达到一个企业资质化管理的运作体系,当企业有了这样的准备再打国际市场的时候才可以充分显现企业发展的一些重要战略。

  陈冲

  KGI中信证券董事长

  借助资本市场提升企业素质

  现在中国很多企业老板愿意说一句话:“我现在不缺钱,为什么要上市?”是缺钱才需要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难道只有钱的事情吗?进入资本市场其实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吸收更多新的技术。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制度,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会由于进入资本市场得到提升。

  华人企业通常都是家族企业,不像美国的企业是企业家族,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家族企业就是家里几个人开一个企业,企业家族则是企业很大,分支企业开很多。GE这个企业无所不包,那就是企业家族。华人企业要增加利用资本市场的机会,需要解决透明度的问题。嘉庆皇帝1821年的时候,可能不需要资本市场,和一个人就有11亿两白银。到2007年的时候,华人企业不能没有资本市场,进入资本市场才可以帮助企业成长。●

  TOPIC 2  华人企业与高新科技

  今天两大潮流,一个是互联网的革命,一个是中国和印度为主的新兴力量的崛起。

  钱大群

  IBM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变革企业的原动力

  全世界目前改变企业的原动力是什么?第一是新科技;第二是创新的商业模式;第三,当世界越来越平的时候,如何在新的全球化浪潮下寻求突破?

  今天全世界的芯片产量已经超过了大米的生产,一个小小的芯片成本已经比我们买的米还便宜,科技的提升会对未来的经济和企业产生很大的冲击。以IBM为例子,原来我们的数据中心全世界加起来有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而现在利用新技术,使用三十几台大型机器就可以处理。光是这一个改变,一年可以节省的电费,就相当于一个美国大型城市一年的电费。所以目前全世界有100多家企业在试用这个技术,这可以省下巴黎一年的电费。

  朱敏

  赛伯乐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

  时势造英雄

  创业如何才能成功?第一,要做一个大的企业我感觉一定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在一个大潮流、大变革里面,一定会有伟大的企业出来,也一定会产生伟大的企业家。今天两大潮流,一个是互联网的革命,一个是中国和印度为主的新兴力量的崛起。第二,创业团队要建立一个利益共享的创意平台。第三,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只有我们真正国家强大、民族强大的时候,才能产生真正世界级的企业和伟大的企业家。我在中间希望可以作为一个跳板。

  关国光

  快钱公司总裁

  团队专业化

  在中国,我们看到现在高科技的企业或者是相当一部分和互联网增值业务相关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出现专业化的团队,创业型的团队本身对市场的了解、敏感度,包括在工作过程当中的激情是非常不一样的。你必须要有能力带领这个企业一起成长,除了制度、市场的规范化、产品不断延伸之外,自身的成长非常重要,就是是否可以驾驭这样的一个企业。●

  TOPIC 3  华人企业与新兴市场

  中国企业首先要立足于中国市场,因为全球最有发展希望和前景的是中国,但是,资本应该国际化。

  季琦

  汉庭酒店连锁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眼界和资源的全球化

  中国新兴市场主要是针对两种不同人群,第一种是普通老百姓。如果不算农村的人口,可能是三亿到五亿的人群,我们可以叫草根经济。第二种是中产阶级或者是知识工作者,这群人可能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并且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中等偏上的收入,这个人群正在成长,这是我理解的新兴市场的主流。

  中国目前的企业家也和过去的不一样。过去的企业家如果说有,那是党培养出来的,是政府培养出来的,他们并没有在市场当中真正地滚过,虽然很多人非常聪明、能干。现在很多人受过中西方差不多的教育,所以我们的眼界和资源都是全球化的。中国的新兴市场会培育出非常卓越、非常伟大、一流的华人企业家出来。

  郑永刚

  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立足中国的稳健国际化

  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当中不局限于房地产业,大量的新兴产业、新的市场机会在逐渐成熟。而东、中、西部梯度型的发展也给我们提供了新兴的市场机会。

  中国企业首先要立足于中国市场。因为全球最有发展希望和前景的是中国。品牌、市场,企业运营要牢牢抓住中国这块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发展区域。但是,资本应该国际化,要有多个或者是技术比较领先的企业到境外上市,尽可能融入国际资本,并借此了解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和国际化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平台走向国际,是最稳健的。

  韩伟

  韩伟集团董事长

  农村是下一个新兴市场

  就中国来讲,发达地区是较为成熟的市场,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就是待开发的新兴市场。作为一个从事25年农业项目的企业,我对农村有我自己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我也始终认为,农村的落后不是包袱,而是一种资源。

  我们在全国建立成千上万的鸡蛋生产基地,这需要农民和我们合作。农村老百姓再也不要考虑他们的鸡蛋怎么卖,有网络公 司、渠道公司和品牌公司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产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中国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农村是投资的热土,农村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很好载体。●

  TOPIC 4  华人企业与中华文化

  权谋文化、狼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在过去30年里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让中国变成了今天这样的国家。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

  中国文化需要“去毒”

  在中国,一个伟大的商业时代却没有产生伟大的公司,有三个原因:一是产权的问题。中国企业家一方面要打市场,一方面要把自己的产权洗干净,两线作战,到现在为止中国很多企业家还没有把产权洗干净。二是垄断的问题。中国的变革是三种资本在竞争的结果,最有可能成为世界型企业的民营资本集团,在国有资本和跨国资本的压力下一直过着可怜的日子。2003年以后,中国搞宏观调控,大量的财富和机会、产业聚集到了垄断企业,而他们在资本整合过程当中又和跨国公司进行合作,民营企业越来越边缘化。

  三是文化的问题。第一个影响中国公司走向世界级企业的是权谋文化。过去10年,写胡雪岩的书不断地被重印。胡雪岩在中国受到这么多企业家欢迎,是有一个文化传承在里面。中国的企业家经常说自己“神仙、老虎、狗”,赚了钱是神仙,对市场是老虎、对官家是狗。官商文化背后,形成了中国企业家的权谋性,历史太长、内幕颇深、权谋太重,这真的是走向世界级企业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个影响是“狼文化”。2001年起,“狼文化”成为被宣扬的经典商业理念。这造成了三种现象:一是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当中,可以把消费者当作绵羊,“非我族类”,可以统统吃光;第二造成中国商品在全球化的竞争当中,完全依赖低价,是游牧的战略,这群狼进去,所有的青草、水土都被破坏;第三,不把员工、法律作为遵守、尊重的底线。以这样一种文化走向国际市场,肯定有很多灰色环境存在,这可能会影响中国公司未来真正变成一个伟大、透明的公司。

  第三个影响是民族主义文化。印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说,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古老民族,非常容易产生自我崇拜的情绪,特别是经济发达之后,特别容易产生这种情结,这种情结如果被极大地渲染,而且被变成一个公司成长或国家商业力量扩张的力量,在未来会产生非常可怕的后果。

  权谋文化、狼文化、民族主义文化,在过去30年里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让中国变成了今天这样的国家。过去我们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有很多的文化基因在里面,但同时存在很多的毒素,在今天要面向未来、要迈向世界级企业,必须消除这些毒素。

  孙为民

  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从家长意志到专业精神

  中国的企业应该从内部的管理,从家族式的关系突破到组织的关系。中国原生性的民营企业数量非常多,客观地讲家族企业实际上是一种效率非常高的组织。但这种企业做不大,一旦形成规模,家族的形式就不适应了,要过渡到组织的关系。组织的关系就是专业的分工和组织的制度流程,这是很多中国企业面临的转型当中需要突破的问题。二是从树立家庭式的氛围到建立团队的精神。家庭式的氛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大家形成“工作+同事+战友”这样一种友谊,这种氛围实际上是维护忠诚度的纽带,家庭式的氛围必定有家长式的作风,否则难以维系。所以我们要把这种家庭式氛围进一步升华到一个职业的团队精神。最后在中国的文化突破上,从企业的管理上,我们要把家长的意志升华到专业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家长的意志,企业做不起来;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还靠家长的意志,企业也维持不下去。

  李诚

  台湾“中央大学”管理学院温世仁讲座教授

  创造优质的劳动环境

  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的国家经济发展,帮助我们的企业创造最多的就业机会,使得我们财富均匀地分配?

  劳动弹性与安全如何衡量?一种是以劳工法令来衡量,一种是用劳动市场的自由度衡量,第三种是实际的运作。中国大陆制订劳工法令时,一定要有弹性,没有弹性劳动市场不可能使中国大陆企业走向世界级的企业。第二,当你向全世界发展的时候,你要赚大钱的时候,不要忘记你的社会责任,赚很多很多钱的同时,要记得为人民创造很多很多的就业机会,不仅是就业机会,要优质的就业机会、好的就业机会,而不是血汗工程的机会。●

  TOPIC 5  华人企业与创意文化

  我们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永远看着好莱坞的电影、玩着韩国人的网络游戏度过他们的未来。

  唐骏

  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原创的紧迫性

  微软是一个技术型的产业,盛大是文化内容型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一般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仿。如果说中国也做网游,我们关起门自己创新,我相信可能要花10年、20年也做不到今天的成功。第二步需要包装。包装还不能叫创新,只是和领先者缩短了差距。第三步,真正文化创业型的企业一定是原创,没有原创的东西不叫创意性的产业,没有原创的东西,没有办法和领跑者进行竞争。

  文化产业最根本的是文化的底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中国过去五千年的文化内容,找到真正可以持续整个产业未来可创性的文化内容。我们不仅是在做一个产业,我们是在做一个文化,文化是影响下一代的。我们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永远看着好莱坞的电影、玩着韩国人的网络游戏度过他们的未来。这个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虽然艰苦,但一定要走。 P>

  姚仁禄

  大小创意斋创意长、著名设计师

  创意是企业的“靠山”

  高希均教授说成就世界级企业要爬两座“山”,前山是利润,后山是社会责任。今天我来讲另外一座山—— 靠山,那就是企业的创意。

  创意是能体会变化,就是要虚实相生,我们不要化虚为实,虚实就是一起的,要可以处理虚也可以了解实,生存就是险、夷瞬变的。规模大小、上市不上市、股票到底怎样,这些都不重要,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品牌的概念,真正最重要的是别人对你的印象好你就可以生存,并不是你最大就可以生存。对个人来说,我们需要把创意、生活与工作联系在一起。创意准备度对评鉴自我成长是很重要的。而对于华人企业来说,创意人才的准备度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希望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的文艺复兴,也就是以互联网和创意为核心的新时代,我们可以为华文的创意认真地付出。

  王侠军

  tittot琉园创意总监

  传承信心 建立热情

  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自信,并建立自己的热情,才可以大步向前走。所有的信心都是来自传承,就企业和个人来说,传承是和社会、家庭、文化之间的联系,这种连接是一种认同。当你有了有恃无恐的信心,这时候需要行动了。行动最重要的就是热情,热情是一种对理想目标达成的激情,是面对困顿不断挑战的持续力。把过去的精华传承成为今天的自信,透过我们的热情,未来一定很容易实践。●

  AWARDS 颁奖

  2007年11月23日晚,“《东方企业家》第五届全球华人企业领袖峰会”颁出四项大奖。巨大集团、台达电子、万科、阿里巴巴、苏宁电器、携程、福耀玻璃等公司的代表还领取了“2007最受尊敬华人企业”奖项。

  1. 2007全球华人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  张忠谋(台积电董事长)

  2. 2007全球华人企业杰出领袖奖  王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3. 2007全球华人企业领袖菁英奖  陈天桥、唐骏团队(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马云、卫哲团队(阿里巴巴公司)

  4. 2007全球华人企业领袖远见奖  高韵斐(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奖感言

  张忠谋:“通常终身成就奖都是事业已经做了百分之九十九,但是,还能走、还能动,能出席领奖……我一生受父母的影响很大,他们如果知道儿子能在上海获奖,一定感到很欣慰。我父母都是宁波人,一生的梦想就是能在上海安身立命;但是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未能如愿。今天能在上海获得华人企业家终身成就奖,让我特别想念父母亲。”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