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国PE之都?

2008-12-29 00:00:00 | 作者: 方浩来源:东方企业家

  天津各个区域之间都充斥着对金融概念的热捧。虽然目前这里还不是一座金融之城,但它正在努力成为一座金融创新之城。而与其他“金融中心”不同,它把目标放在了成为中国的“PE之都”。

  据说那是一头复制于华尔街的“金牛”,强壮而动感地站立在天津河西区友谊路的路口。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看到它首先想起的可能是位于深圳的那头已经20多岁的金牛。但两者所象征的意义显然不同:后者强调一种压抑多年之后的创业意识的大爆发,前者则更具象,按照天津当地人的话说,这表明友谊路决心成为天津的“华尔街”。友谊路位于天津市中心,它的一个定位是“金融街”,目前已进驻其中的金融机构将近上百家,其中大部分为中资企业。

  但金融街并不等于金融中心。在距离友谊路60公里之外的滨海新区,同样有一条“滨海金融街”,据说,这是一条经过天津地名办命名的街道,它面向的客户不再是中资金融机构,而是数以千计在滨海新区投资设厂的跨国公司,与之相关的配套性服务无疑需要金融力量的支持。河西区声称,友谊路的建设目标是“天津的华尔街”,而新区则说,滨海金融街的目标是“天津的曼哈顿”。

  这绝不仅仅是一场“金融街二人转”,最新的加入者是天津市和平区的解放北路。这里曾是天津最古老的金融街。解放前,花旗、渣打等国际金融机构几乎都集中于此,如今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金融监管机构都在这条街上办公。一位出租司机说,解放北路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造,将来可能会成为一条步行街。这就意味着,集中在这里的国内外各大金融机构的办公环境也会获得一个新的升级。

  这个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之间对金融概念的热捧,非常恰当地折射出了它对未来的诉求和希冀。尽管天津的管理者们总是避讳“北方金融中心”的提法,但毫无疑问,它正在以牛的冲劲去应对这个日益清晰的身份定位。

  历史总是喜欢不经意间铺垫剧情。2003年2月13日,已经筹备多年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正式开工建设,这个建设高度达到480米的巨型建筑被认为将会是世界第一高楼,它毫无悬念地向世人表明,上海正在成为中国乃至东亚的新的金融中心。而就在此前的20天,位于北方的天津正式迎来了中国金融界的一位明星式人物 ——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这一年1月24日的天津人代会上,戴以全票当选天津市市长。当戴相龙于2007年年底任期结束的时候,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在之前的几个月正式封顶。这时的戴早已被外界冠上“金融市长”的称谓,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高度已由“世界第一”变为“中国大陆第一”。

  在过去5年,任何把上海与天津之间的金融生态简单归结为“此消彼长”的判断都是唐突和小气的,甚至可以说,一个“金融市长”和一个“金融大厦”的五年并没有产生什么交集,两个城市完全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只不过,对于天津而言,这种联系和对比可能会更加鲜明地告诉外界:目前虽然还不是一座金融之城,但它正在努力成为一座金融创新之城。

  天津应该感到庆幸,最近几年,已有多个“中国金融的第一”莅临这座正在重新崛起中的城市。新世纪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 渤海银行、中国第一只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基金、规划中的港股直通车的首选之地、第一家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OTC)……

  一连串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政策落户天津,多少有些令人侧目。毕竟,在天津之前,已经至少有三个城市喊出了“金融中心”的口号。上海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金融中心建设的时间表,即“五年打基础,十年建框架,二十年基本建成”;2004年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的展开,被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是其决心打造金融中心的标志性事件;还是在这一年,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为深圳提高竞争力所拟定的若干政策中,第一条即是“巩固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提出“要大胆明确为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和华南的金融中心”。

  难道天津要成为“第四大”?“主板和中小板两个证券市场已经运行多年,创业板也已提上议事日程,这就为符合不同标准的企业选择不同的金融市场进行融资活动创造了条件。”天津市委常委、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崔津渡在最近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北京路演说明会上暗示,天津在金融领域的尝试显然会“与众不同”。

  这个与众不同的直接目标就是使天津成为中国的“PE之都”。之所以选定PE(私募股权基金)作为突破口,与中央对中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全局性考虑不无关系。因为一直以来,国内企业大多依靠间接融资(即通过金融机构为媒介进行的融资活动,如银行信贷、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委托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贷款等),而在直接融资领域(指不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而由资金短缺的单位直接与资金盈余的单位协商进行借贷,或通过有价证券及合资等方式进行的资金融通)鲜有作为。这种融资渠道的不平衡状态,一旦遭遇宏观经济的紧缩期,就会极大地削弱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生存能力。显然,这也是上证或者深证等金融杠杆基地的鞭长莫及之处。

  2007年9月16日,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鼎晖中国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吴 志、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沈南鹏、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等国内投资界的顶级明星会聚天津,成立了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虽然暂时挂在天津名下,但这个协会的股东并不局限于天津,包括了北京、上海等地企业、金融机构。而且它的首要任务也不是找项目,而是带头研究设立合伙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注册办法、优惠政策。换句话说,它类似一个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据说,天津方面已经开始推动把这个协会升格为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天津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集结地、大本营。”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宗胜说。●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