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互联网博主不断更新换代的当下,李子柒停更三年,却依然在海外视频平台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截至目前,李子柒 YouTube 频道订阅量已达...
在互联网博主不断更新换代的当下,李子柒停更三年,却依然在海外视频平台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截至目前,李子柒 YouTube 频道订阅量已达 2670 万,回归更新的三条视频总播放量高达 6690 万。
而在YouTube平台上,李子柒复出后的首条视频“奶奶的衣柜坏了,给她翻新了一下”,有研究者在 2024 年 11 月 18 日对这条视频下面的评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条视频的有效评论共有 47547 条,涵盖 67 种语言。其中,英文、中文、印度尼西亚语、越南语、泰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 10 种主要语言占主导地位,占比达 98.42%,而英文评论的数量占比更是超过了 7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她的视频内容具有穿透全球文化圈层的强大能力。
图来源:“出版参考”公众号
然而,无专业豪华团队配置、视频无翻译、拍摄内容日常的她,为何能在海外拥有如此断层式的影响力?这背后离不开 “非遗” 与 “祖孙情” 的巧妙融合。
李子柒奶奶形象: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
李子柒的视频中,奶奶的角色至关重要,她与奶奶之间的日常相处成为了最打动人的部分。这种情感的传递,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触动了全球观众的心弦。从海外网友的评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情感共鸣。
一位网友写道:“我最近失去了我的奶奶。你和奶奶在视频最后的片段,还有这首歌都让人感到无比温暖,我哭了。谢谢你,你和她共度的时光真的很美好,我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多陪陪我的奶奶。” 还有网友表示:“太高兴看到她和奶奶都安好!她们彼此的爱意在视频中都能深深感受到。她的奶奶让我想起了我已故的奶奶,还有我和她之间的那份感情。” 网友们将李子柒视频中的祖孙情与自己和奶奶的感情联系起来,即便跨越国界,情感依然相通。
还有网友感慨:“多么有才华的女性啊,拥有许多天赋,她对奶奶的爱,依然如此深厚。祝福你,李子柒… 感谢你那些精彩的视频。”“你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天才女性。你奶奶的爱无疑造就了今天的你。你珍惜她的做法是正确的。愿上帝保佑你的小家庭。”“看到你奶奶,我忍不住哭了。看到她身体康健我内心深受触动。在美国这里,我为你们送上满满的祝福。” 这些评论都围绕着对奶奶的爱与思念,以及对李子柒珍惜奶奶的认可。
李子柒YouTube视频评论区网友留言
这些评论中反复出现的高频情感关键词,如“爱”“温暖”“怀念”“感动”“珍惜”,正是李子柒视频传递给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通之处。视频里奶奶慈祥的面容、与李子柒互相包含爱意的互动,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都传递出祖孙之间深厚而纯粹的爱。这种普遍的人类情感,无需语言翻译,就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感同身受,因为亲情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基石。
从中国故事到人类故事的启发
李子柒的视频不仅传递了情感,更在国际传播领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传统国际传播往往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强调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引发文化对抗和误解。相比之下,李子柒的模式则显得更为细腻和亲和。
她以代际亲情为锚点,将东方美学和蜀绣、千层底、漆器等非遗符号融入“祖孙日常”,让观众在感受亲情温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这种“情感锚点 + 文化符号”的创作方式,不仅让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其他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李子柒和她奶奶在看漆器柜子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非遗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符号,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一部分。她用双手展示着传统技艺的精妙,用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她与奶奶之间的互动,更是让这种文化传承充满了温度。从奶奶的微笑中,观众看到了亲情的力量;从李子柒的劳作中,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这种情感与文化的融合,让她的视频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创作者能够借鉴李子柒的模式,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