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华润啤酒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振兴战略,聚焦国产啤麦品质提升,联合产学研多方力量启动"国产啤麦品质提升及标准化种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
华润啤酒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振兴战略,聚焦国产啤麦品质提升,联合产学研多方力量启动"国产啤麦品质提升及标准化种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该项目携手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呼伦贝尔农垦等核心伙伴,通过三大创新举措破解行业困境:一是建立科学种植标准体系,优化栽培技术方案;二是构建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从种子到麦芽实现品质追溯;三是研发降本增效技术,提升农户种植收益。这一战略行动将有效降低我国啤酒原料对外依存度,预计未来三年带动国产啤麦良种覆盖率提升30%,种植成本下降1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贡献央企力量,真正践行"酿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国麦振兴”项目在内蒙古、江苏等产区设立的国产啤麦标准化种植试点基地,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与“优质优价”的订单农业模式,成功解决了国产大麦产业链上的诸多难题。截至目前,华润啤酒已在三大产区共完成24000亩国产大麦标准化种植的工作,收获近21000亩优质国产大麦,其中呼伦贝尔农垦地区的标准化大麦种植面积已增加至12000亩。
“国麦振兴”项目不仅提升了国产啤酒大麦的产量和品质,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有力地推动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促进了整个大麦产业链的绿色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华润啤酒成立30周年荣誉盛典上,国麦产品——“垦十四”的重磅发布,标志着“国麦振兴”项目迈入了全新阶段。
华润啤酒始终积极践行ESG理念,并将目光投向整个供应链,推动绿色包装和物流运输的革新。在绿色包装领域,华润啤酒致力于降低玻璃瓶、铝制易拉罐、纸箱及塑膜等包装材料的消耗,并联合内外部科研机构,投入再生铝、轻量化等技术的研发,有效推动包装物减量化,拒绝过度包装。
在物流和运输方面,华润啤酒大力推广多式联运方式,如采用铁路运输、海运等,减少长途运输中公路货车的使用比例,从而降低碳排放。
此外,公司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酒糟、废酵母、废酒花等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了高比例的回收再利用。如华润啤酒与江南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发的多种休闲食品,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宏观政策下,华润啤酒将ESG发展理念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把绿色低碳纳入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中,以创新为驱动,打造了多个“碳中和工厂”和“绿色工厂”。其中,凉山、蚌埠两家试点工厂通过“碳中和工厂”核证;5家工厂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16家工厂获得省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多家工厂获得“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武汉工厂、广州工厂获得“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殊荣。
为进一步落实“双碳”战略,促进酿酒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华润啤酒承办了“酿酒企业低碳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交流会”,中国环境报社作为主办方在会上发布了《啤酒行业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华润雪花减污降碳进展报告》。《报告》从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持续优化用能结构、探索智能低碳生产模式等方面,分享了华润啤酒在“绿色样本”打造上的实践经验。
会议重点介绍了华润啤酒发布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包括持续降碳的8个重点方向、25项关键举措;在用能结构优化上的最新成果;华润啤酒制定的《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开展“变废为宝”、“智能拦截”、“0秒相应”、“环境守护”等一系列攻坚行动,建立污水监测及预警平台、开展数智化绿色低碳系列宣传活动等等。华润啤酒以自身实践为样本,引领酿酒企业携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4年尾声之际,华润啤酒更凭借在绿色低碳转型、国麦振兴等项目上的成果,斩获多项权威大奖,彰显出作为行业领先企业的担当。
华润啤酒坚定践行"双碳"战略,以绿色发展引领行业变革。2025年,企业将加速绿色创新步伐,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循环经济模式、低碳酿造技术等核心举措,打造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样板。作为行业先锋,华润啤酒正构建从原料种植到生产运营的碳中和体系,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以切实行动诠释"酿造美好未来"的使命担当。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