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请自行核实并购买。
近期,市场上关于益安宁丸的真伪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同溢堂药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中成药,益安宁丸因其独特疗效在内地及港澳地区深受欢迎。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假冒伪劣产品也悄然涌现,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为此,本报特别梳理了益安宁丸真品的唯一标准,助力公众辨别真伪,守护自身健康。
一、国药准字Z20063087,真假益安宁丸的分水岭
无论是港版还是内地版益安宁丸,其包装盒上均应清晰标注国药准字Z20063087。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批准文号,是识别真品益安宁丸的唯一标识。记者发现,所有假冒产品均无法提供这一关键信息,消费者在购买时应特别留意。
二、包装差异:银色与金黄,港版与内地版各领风骚
港版益安宁丸采用银色包装,仅限港澳地区销售,且包装盒上除了国药准字外,还印有中成药注册编号HKC-16273。而内地版则为金黄包装,从不在香港销售。消费者可通过包装颜色及标签信息快速区分两者。
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打击假药势在必行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益安宁丸”作为药品通用名,任何食品或非药品均不得以此命名。然而,香港当地一些不法商贩利用法律差异,恶意注册同名企业并生产名为益安宁丸的食品,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本报呼吁,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严查假药源头,保护消费者健康。
四、跨境购物需谨慎,保护自身免遭侵害
跨境商家和电商平台在售卖益安宁丸时,也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所售产品为正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并主动查验产品国药准字等信息,避免误购假药。
益安宁丸作为知名中成药品牌,其真伪问题关乎万千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本报希望通过此次报道,能够提高公众对药品真伪鉴别的重视程度,共同打击假药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追求健康的同时,切勿忽视对药品真伪的辨别能力。
特别注明: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投资需谨慎。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